第167章(2 / 3)

自去找人,若是被接走的是那位庶福晋呀,估计王爷才不会这么上心的穿着夜行衣亲自出去寻人呢!

胤禛亲自带着心腹侍卫们一直找到天际微明,也未能找到年若兰的下落。胤禛知道天亮之后他若是继续穿着夜行衣在行宫中寻人,一定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只能暂且先回到松鹤清樾再做打算。

胤禛回到松鹤清樾以后,询问了所有前去寻找年若兰的侍卫,却依然未能查到年若兰的下落,不禁心中愈加心烦气躁,十分担心年若兰的安危。

胤禛将自己带来的心腹分成四组,命他们分别盯着胤礽、胤禩、胤禟与胤俄,尤其要注意他们离开避暑山庄的时候是骑马还是乘坐马车,倘若他们是乘着马车出行,便要格外在意,一定要小心谨慎的跟着他们,查明他们乘着马车去往何处,尤其要设法查清年侧福晋是否被他们藏在马车上带出了避暑山庄。

在查明年侧福晋的去向以后,一定不可打草惊蛇,要留下两人继续跟紧保护年侧福晋,并且沿途留下记号,另一人则要立即向他禀报。

自从胤禛查出的确是胤禟和胤俄联手派人劫走了年若兰,心中便十分不安,生怕胤禟与胤俄会做出一些伤害年若兰的事情。

在胤禛看来,胤禟与胤俄必定是发现了年若兰体质的特殊之处,因而才会打年若兰的主意,甚至极有可能将她藏到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将她当作药人为自己续命。

胤禛一想到年若兰会被关在一个他找不到的地方,被人当作药人囚禁与利用,便心急如焚,觉得自己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对劲儿的,甚至比前段日子他生病的时候还要难受。

胤禛虽然已经尽其所能的做好了部署与安排,心里却依旧一阵阵的害怕。他担心自己会再也找不到年若兰,会不能在她被人伤害之前将她平安无恙的救回来。

胤禛从来没有如此害怕过,即便在朝堂上面对康熙的质问与指责,即便在他的皇额娘薨逝的时候,他也没有如此惶恐不安过。

从前,胤禛一向看不上那些因为一点事情便焦虑不安、惶恐害怕之人,认为这样胆小如鼠之人必定难成大事,唯有沉着冷静、泰山崩于前依然面不改色之人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可是,胤禛发现自从他知道年若兰被人从他身边劫走之后,他根本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沉着冷静,也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害怕。

胤禛暗自发誓,等他此次将年若兰找回来以后,他一定要牢牢的将年若兰拴在他的身边,再也不能让她离开自己羽翼与庇护,更不能让她落得下落不明的境地。

胤禛带着心腹们忙了大半夜,找了避暑山庄内的许多殿阁,连假山里面都没有放过,却唯独没有想到胆大心细的胤俄会带着年若兰藏在了烟波致爽殿西次间的佛堂。

烟波致爽殿是避暑山庄中最重要的殿阁,是康熙帝在避暑山庄的寝宫。

这座宫殿修建于康熙四十九年,康熙很喜欢这里的景致,曾经当众夸赞此处:“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康熙亲自将这座殿阁题名为烟波致爽殿。

烟波致爽殿外表淡雅优美,殿内陈设却十分富丽堂皇,其中不仅有许多金、银、玉器,还有各类钟表、古玩、挂屏等名贵器皿,多达千余件。

正中三间设有宝座,上面高悬着康熙帝亲笔所题的“烟波致爽”四字,下面还有一个康熙亲笔所题的一斗大的“福”字,两侧还挂着太子胤礽所题的对联,一曰“乌语花香转清淑,云乔水态向暄妍”,一曰“雨润平皋桑麻千顷绿,晴开远峤草树一川明”。此处便是康熙帝接受后妃朝拜的地方。

西次间便是佛堂,按照康熙帝的旨意,这间佛堂供奉着大小铜佛共计六十余尊。东西间则是康熙帝与皇子宗亲以及朝中大臣们商议国事之处。西尽间便是康熙帝的寝殿,即西暖阁。

自从康熙离开避暑山庄回京之后,此处平日里除了会有宫人们定时来此处打扫以外,并不会有其他人来到这里。

胤俄已经提前查明了守卫此处的宫人们换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