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3)

若兰与董鄂氏见无论是在松鹤清樾当值的太医还是当差的奴才,都身着一身白色长衫,头戴白色帽子,将头发全部包住,并且以裁成特殊形状的白色布巾严严密密的遮挡住口鼻,就连手上都带着白色的手套,不由得皆被这些人的装扮吓了一跳。

年若兰很快便明白了太医和太监宫女们的这套装扮必定是胤礽的主意,因为这些人的装扮的确与现代医护人员的防护服有几分相像。

董鄂氏却哪里知道这些,急脾气的董鄂氏当即便被这身儿奇怪的装扮吓得一颗心砰砰乱跳,更加担心胤禟的病情了。

董鄂氏当即便拧紧眉头,不悦的问道:“你们一个个的穿成这副模样做什么?你们穿成这样还怎么伺候两位皇子?难道你们还嫌两位爷不够心烦,故意穿成这样给两位爷添堵吗?”

刘太医连忙恭敬的向董鄂氏解释道:“九福晋误会了,奴才们之所以如此装扮,全都是太子爷的建议。

太子爷钻研医书之后发现如此装扮可以有效的避免染上疫病,已经建议皇上下旨命所有照看患病之人的大夫们皆做装扮,并且严令他们每日都要将这套衣裳换下,以沸水煮上半个时辰,晾干后方可再用。除此之外,每次照看病患之后,还要以一定浓度的酒擦拭双手。

太子爷的这些建议果然十分有效,自从皇上下旨命所有医治和照看病患之人皆要按照太子爷的建议去做,的确可以让这些人避免染上疫病,减缓了疫情蔓延的范围和速度。

倘若两位福晋要亲自伺雍亲王和九贝子,也要按照这些规矩行事方可避免染上疫病。”

董鄂氏也并非那等不讲理的悍妇,当她听明白了刘太医的话以后,当即便吩咐刘太医给她和年若兰每人取一套这样的衣裳过来。

并非她贪生怕死,她如今可不能病倒,否则,由谁来照顾她的夫君呢?

年若兰换好了衣裳,匆匆的走进东院的卧房,一见胤禛脸色苍白的躺在床榻上迷迷糊糊的昏睡着,比离开王府的时候消瘦了许多,当即便红着眼睛流下了眼泪,觉得十分心疼。

年若兰正欲走上前去握着胤禛的手,便听刘太医在一旁关切的小声提醒道:“年侧福晋请千万小心,王爷染上的是传染性极强的时疫,一不小心便会将病气过给他人。

还请年侧福晋在伺候王爷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碰触王爷身上的皮肤,也不要离王爷太近,尤其不可摘下口罩与手套,否则,恐怕年侧福晋也会染上疫病!”

年若兰知道刘太医这般提点她也是为了她好,当即便点了点头,心里却因为不能直接握着胤禛的手而愈加难过。

第115章

年若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擦干了自己的眼泪,轻手轻脚的走到床榻旁边,隔着手套轻轻的握着胤禛的手, 柔声对他道:

“王爷, 若兰来了!从现在开始, 若兰会直守着您、陪着您, 不会让您孤单个人与恶疾战斗的!王爷一向毅力过人, 骁勇善战,此次也定可以战胜恶疾, 重新康复的!”

胤禛昏昏沉沉的睡着,梦中竟然隐约听见了年若兰的声音。胤禛还以为自己在做梦,没想到睁开眼睛, 却看到了双魂牵梦萦、熟悉至极的美丽眼眸。

那双杏眼清澈见底、水波盈盈,其中竟然透着浓浓的思念与真挚的情意。胤禛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位早已经在他梦中出现过许多次的女子,忽然发现眼前之人并不是存在于梦境之中那不可触及的幻象,而是真实的坐在他的面前有血有肉的人!

胤禛回过神来之后,立即用仅剩的力气甩开了年若兰的手, 紧锁着眉头不悦的对她道:“你不在王府照看长宁,来这里做什么?我不需要你伺候, 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你不必再过来了, 在避暑山庄住上三日若是没有时疫的症状, 便赶快回京城去吧。会儿记得让刘太医给你端一碗预防时疫的汤药,每日早晚都要各喝次。”

胤禛情急之下口气说了这几句话, 便感觉气息无以为继, 捂着胸口喘息不止。年若兰看着平日里向健康的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