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1 / 2)

陈观没来,分配去油田了。

经济系,他们这一班60多位同学, 除了留学的褚辰等人和考上研究生的,50多个同学中,41人分配在上海的党政部门、研究单位、大专院校,5人分配在北京, 另有2个石油岗,一个是湖北潜江的江汉油田, 一个是广东湛江的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

石油岗属于不好分配的单位,但国家规定大学要支持石油部门,必须分配人去。

陈观考进复旦前, 是位地质工作者, 四海为家, 基于他这段工作经历,毕业前, 班主任、系党总支书记,亲自到宿舍找他,动员他去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

楼上的西餐厅里,孙江道:“他其实是想分配到大城市的,或者分配回东北。”

许阳洲嘲讽地勾了勾唇:“系党总支书记什么时候去过我们宿舍啊,那几天为了动员陈观,跑得那个勤呀!啧”

褚辰给前来送甜点的王师傅道了声谢,笑道:“怎么您来送甜点?”

“快下班了,没什么事,出来活动活动。你什么时候从国外回来的?”

“前天。”

“不走了吧?”

褚辰点头笑道:“以后就在国内了。”

“那就好、那就好,昭昭航航再不会看着人家爸爸羡慕了。”

褚辰听得心酸。

王师傅又跟褚辰聊了几句,便走开了,没一会儿又让人送来一个六寸的水果蛋糕,说是给邱秋娘仨的。

褚辰放到一旁,询问道:“另一个石油岗谁去了?”

李卫小声道:“副班庄项英,他是湖南人,我听班主任和系党总支书记找他谈话,动员他说全班同学数他离湖北潜江的江汉油田最近。”

这种没有人脉的,除了服从分配,只有考研逃避了。

王明亮是数学系的学霸,大四第二学期便考取了本校数学所81级研究生;李卫、孙江是大学毕业,眼见分配不理想,蹩着一股劲考上了经济系82级研究生。

蒋卫国入校前是军人,排长,毕业后分配进入沪市统战部,主要工作,组织沪上高校、科研院所的党外专家(如经济学家、工程师)参与城市建设规划,通过座谈会、调研报告等形式,收集他们对经济政策的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

许阳洲留校,做了助教。

周文彦去了外交部沪市签证处。

宋昕昕分配到沪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科员。

徐卓去了沪市电视机一厂人事部。

提起全班的分配情况,许阳洲羡慕道:“班长留校了,去年担任了市团委副书记和市青联的常务副主席,每天早上都有一辆沪市牌轿车,来我们宿舍前接他,老风光了。”

周文彦、宋昕昕互视一眼,褚辰可是早在80年便买车了,不过人家是副局级,这个……不好超越。

“老大,你的工作定下来了吗?”宋昕昕看着褚辰笑着询问道。

褚辰:“去计委。”

周文彦:“什么职位?”

众人都支起了耳朵。

“计划处副处长。”这个没什么好瞒的。

蒋卫国重重拍了下他的肩,笑道:“可以啊,副处级。”

褚辰:“跟班长不敢比。”

蒋卫国:“他那工作,主要是政治动员、青外事务管理、社会资源整合,侧重“务虚”与政治引领,属于年轻干部培养岗,当然晋升潜力大(政治资本积累)。”

“你的工作是经济计划审批、资源调配、项目管理,侧重务实与行政执行,对企业、区县政府、经济部门有直接约束力,计划经济体制下掌握着资源分配,属于实权业务岗。”

最后蒋卫国总结道:“级别虽说差异明显,实权领域却各有不同,看你们要的是什么了。”

褚辰笑笑,招呼众人继续用餐。

席间褚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想要一位管理人才,若叶一铭是武,那他想再要一个文,作为叶一铭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