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2 / 2)

“它可耐受干旱、低温等恶劣条件,甚至可在水下过冬,常规的药物根本杀不死。”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农村经济落后,卫生设施匮乏、宣传不到位,诊断、治疗与防控手段不足。

轻叹一声,邱秋将文件重新包进报纸里,用麻绳捆好,中午提着去了血吸虫病防治所。

能怎么办,所长也愁,人才、资金、技术哪一样不缺,从基层组织建设、人员培训、政策推进吧,虽一直在做,可过程耗时真的很长,且效果不显。

而查病治病、灭螺、管粪管水的综合防治策略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他们来说,落实难度太大了。

“邱医生,政府财政赤字去年已突破200亿元,又哪来的钱来加速处理这事。”

邱秋听到的全是无奈,没办法又去了趟卫生部。

韩部长亲自接待的,看过资料,他也沉默了,“我尽量向上面申请拨款,并加大基层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这一刻,邱秋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大数据面前,个人的无能为力。

提着资料,出了卫生部,邱秋给王梦凡、严华等人打电话,晚上去陈教授家吃饭。

为此,邱秋又给锦江俱乐部中餐厅的经理打电话,订了桌酒席。

回到中医文献研究馆,邱秋继续翻看起了献方,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方子一一记在脑中,只等晚上回去抄写在纸上,用作选题。

快下班时,余文文来了,告诉邱秋,她问过苏馆长了,邱秋晚上可以带些方子回去,只是需要登记。

邱秋道了声谢,看看表,抽出几沓献方找余文文做好登记,放进公文包,过来跟陈教授道:“老师,我先回家接昭昭航航了。您也早点回去,我在锦江俱乐部订做了桌酒席,人家送货上门,您得回去接收。”

“花多少钱?”

“我有侨汇券,没花多少。对了,烟酒我家有,等会儿我提过去。”

“合着我就等着吃了是吧?”

“哦,我孝顺点你还不开心了?”邱秋白眼翻他。

陈教授无奈道:“注意点形象,别动不动就翻白眼。”

“只对您。”邱秋轻哼。

“行行,不说了,我的错。”

邱秋嘴角一翘,拿上公文包跟他挥挥手:“我先走了啦。王梦凡他们,我都约好了,七点在您家见。”

“知道了。”

邱秋骑车到家,没想到褚辰也回来了:“你不是陪华侨吗?”

“你老师暖房,我能不去。”说笑了句,褚辰解释道,“都去锦江俱乐部跳舞去了,有王曾、韩卫鹏他们呢,我在不在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