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看看大小,递给她:“试试合不合脚。”
“肯定合脚。”昭昭欢快地抱着鞋子爬到高背椅上,甩开脚上的鞋,撑撑布鞋的鞋面套在脚上,一提脚后跟穿上去了,扣上鞋袢,跷着脚给邱秋看:“妈妈你看、你看,美吧?”蝴蝶的须须是阿爷用银丝制成的小弹簧,弹簧顶端缀着圆圆的小米珠,脚一动,压扁的须须弹跳起来,抖啊抖。
昭昭越看越爱,忙将另一只穿上。
邱秋记得小米珠好像掉了一个,偏头去看,两只鞋上的四个都在,应该是阿奶收拾入柜时,又重新找了小米珠缀上:“昭昭喜欢吗?”
“喜欢!”昭昭眉眼里都是难掩的欢喜。
邱秋心思一动,将挑好的两套衣裤和一双大红绣小西瓜的千层底带袢布鞋,放在梳妆台上,伸手下去,摸到一个木盒,轻轻抽出来,找出钥匙打开上面的黄铜锁,“给,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挑些出来,回沪市时带上。”
全是银饰。
邱秋刚出生那会儿,还是五几年,舅公依照他们那边的传统给邱秋定制了小儿首饰。
银项圈、银手镯、银脚圈、银脚铃、银鞋花,再长大些银质的耳环、项圈、梳子、发饰越发多了。
出嫁时,还偷偷送来了精美的银角、银冠、银胸牌、银腰带等。
大件在另一个木盒里,这里全是她四五岁时佩戴的小件。
一个个用红绒布装着。
昭昭盘腿坐在高背椅里,抱着木盒挨个儿将它们从红绒布袋里取出,摆放在书桌上,银手镯、银脚圈,她也有,不过谁会嫌多呢?
“妈妈,都给我吗?”
邱秋摸摸闺女的头:“嗯,这些都给你,妈妈戴不上了。”
想了想,邱秋又道:“你太姥姥留下的还有一大箱呢。”
“这些就够我戴了,太姥姥的放着吧。”昭昭说着将银项圈戴在脖子上,拨了拨板块上挂缀的银铃,叮叮当当,清脆悦耳。
银项链也好看,由数十个精制银环相扣连接而成。
银锁更漂亮,元宝形状,刻了吉祥图案和文字,下面用细锁链缀着小鱼、莲花、铃铛。
邱秋捏捏鞋头她的小脚,不顶,稍有点宽松:“穿上袜子,把东西收拾好,赶紧带上你表哥他们去卫生所跟舅太公学太极。”
“好。”昭昭瞅瞅外面的天色,忙将脖子上的银项圈取下来,仔细地装进红绒布袋里,放进木盒,挨个儿规制好,锁上木盒放进书桌抽屉。
邱秋拿来梳子几下帮她把头发梳通,一分为二,辫了两条辫子垂在肩头。
昭昭摸摸小辫,换上昨天穿的运动鞋,撒腿出了屋子。
邱秋紧随其后,一出门便瞧见了在灶房烧火的静静:“静静早,什么时候来的?”
邱秋说着拿了牙刷竹杯去水池旁洗漱,顺便瞧了瞧昨天种下去的卷柏和金铁锁,卷柏大半已经转绿,金铁锁的叶片有些萎靡。
“早。”静静小声地回了句,不吭声了,双眼盯着灶洞,一副很忙的样子。
崔小草洗了咸鸭蛋放进锅里煮,笑道:“应该很早就来了,我五点半起来,她站在竹笆门外,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邱秋不悦地瞪了崔小草一眼:“你身体不好,还不多睡会儿,家里又没什么事。”
崔小草笑笑,4:05人就来了,门外站个人,她和大虎怎么睡得踏实。她看了,小姑娘应该是没有表,怕迟到,便早早起床过来了。
“航航君浩君泽,静静姑”昭昭从厕所出来洗洗手,扬声唤道,“走喽。”
崔小草看向静静:“火不用烧了,快去吧。”
四个孩子和静静一走,邱秋洗漱好,开始带着叶大虎夫妻和念秋练八段锦,耗子去工地看今天能不能开工继续建房。
一个小时后,孩子们带着小踏雪跑回来,邱秋他们这会儿也锻炼好了,收起动作,拿毛巾抹把脸,邱秋朝几人身后看看,问昭昭:“你静静姑回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