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1 / 2)

一家四口去办公室办理入学手续,一周三节课,其中一节在周末,学费一个月10元。

邱秋点点昭昭的额头:“得亏爸妈能挣钱。”

昭昭抿嘴笑道:“等我放假了, 我自己捡破烂挣学费。”

“可别, 妈妈可不想天天上学回来,还得面对你这么一个脏娃娃。”

“妈妈歧视人!”昭昭不满地叫道。

“哪有,你可别冤枉我。”邱秋边随褚辰往外走, 边跟身旁的小不点斗嘴道,“职业不分贵贱,我自己都是泥腿一个,能看不起谁呀?妈妈就是单纯地不想见你大夏天的一身脏兮兮的招蚊虫。”

“我又不是垃圾。”

“可你捡垃圾呀。”

昭昭争不过, 气得一跺脚,小嘴一撅:“妈妈坏!”

航航伏在爸爸肩头, 看着后面的妈妈姐姐,跟着呵呵笑道:“啾啾坏!”

邱秋紧走几步,抬手给了小子一个钢镚:“小没良心的, 还叫‘啾啾’, 再不叫‘妈’, 打你屁股啦。”

“啾啾、啾啾、啾啾……”

邱秋抬手给了褚辰一巴掌:“看你儿子!”

褚辰拍拍航航的小屁股,警告道:“别皮!惹到妈妈, 今儿咱们爷俩要睡客厅了。”

邱秋轻哼:“好主意!”

褚辰:“……”

“哈哈……”昭昭捧着小肚子大乐,“爸爸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了。妈妈,我晚上跟你睡。”

“我拒绝跟脏娃娃躺在一张床上。”

“我还没开始捡垃圾呢。”

“我拒绝跟未来的脏娃娃躺在一张床上。”

“行行,不捡垃圾了,我换一条挣钱的门路。”

说着话到了门口的宣传栏前,上面贴着过去几年外国元首参观访问少年宫的文字和图片,以及各项比赛获奖者的照片,和东海舰队文工团、南京军区文工团、上海木偶剧团等文艺单位来少年宫招录学员的通知。

最后一组是最近拍的,改革开放以来,少年宫紧跟时代的潮流,组建了计算机中心。照片上一台计算机静静地摆放在书桌上,笨重的机身、小小的屏幕,似承载了无限可能。

“爸爸,这是电视机吗?”昭昭仰着小脸看得专注。

“不是,这是计算机,”褚辰将航航递给邱秋,弯腰抱起闺女,指着照片上计算机的各个部位,仔细介绍道,“这是显示器,计算机的重要输出设备……”

1956年,复旦计算机学科便自主建造了,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

1970年,复旦物理系招收了第一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1975年,复旦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系之一;1977年,恢复高考后,复旦招收了4年制的计算机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的学士学位的学生。

今年,褚辰知道学校已有招生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计划。

所以,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必将走进各大高校、各大政府单位和公司,乃至家家户户。

“昭昭想学吗?”褚辰讲完,问闺女。

内容太多,昭昭听得大脑宕机:“好学吗?”

褚辰准备下学期将计算机应用列入选修课:“应该不难。”

“不是有机房吗,过去看看。”邱秋提议道。

褚辰点点头,找人问了下方位,一家四口便过去了。

里面正在上课,两人一组每人只能上机操作15分钟。

十几个学生,总共一台计算机,等候在一旁的同学,便用卡纸制作的键盘练习打字,手边放着一本《新华字典》。

褚辰看每人制作的键盘大小都不一样,便知是孩子们自己买来卡纸,动手制作的。

“打字好学吗?”他问靠坐在窗边的一个15、6岁的少年。

男孩抬头看了褚辰和他怀里的昭昭一眼,复又低下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