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2)

袁军捂着嘴偷笑。

第二天一早,宋美娟、袁立成便提着东西上门了。

俞佳佳要找人买去青海的火车票,早早便走了。

褚辰的学校离家远,邱秋让他先走,自己迎了人进屋,亲自给泡了红枣姜茶放在二人面前。

宋美娟端起茶杯,扫了眼屋内精致雅趣的布置,看向肤白貌美的邱秋,二人不是第一次见了,可不管见多少次,宋美娟还是会被邱秋一双过分干净、清澈的眸子吸引。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若这话是真的,那这位邱同志的心灵该有多灵透啊,怪不得在医术一道上这么有天赋,这样的人,若能专一道爱一道,做什么都会成功,心里没有杂念啊。

“宋姐、袁同志,尝尝家里炸的油墩子。”青丫送了一盘六个油墩子过来,刚出锅,滋滋还冒着热气,油香味引得人,恨不得吸溜下口水。

昭昭拿了筷子递给两人:“宋妈妈、袁爸爸,吃。”

航航划拉着自己的学步车奔过来,举着吃了一半的油墩子,含含糊糊地道:“叽”

昭昭回头纠正道:“是吃,不是叽。”

“叽、叽……”

“吃!”

“叽”

宋美娟听得发笑,跟邱秋道:“你家这两个孩子长得真好!”

昭昭肉乎乎的,大眼灵动,鼻梁挺直,小嘴嫣红;小的这个,跟他爸一样,长着双端凤形桃花眼,双眼一眯,可爱得不行。

“淘得很!”邱秋笑道。

袁立成一把将航航从学步车里抱出来,揽在怀里,笑道:“吃得不轻啊!”

“不挑食,给什么都吃。”邱秋说着,将油墩子又往两口子面前推了推,“宋姐,尝尝,炸得多,别怕不够吃。”

“那我就不客气。”宋美娟说罢,夹了个,另一手在下面托着,送到嘴边,咬了口,外焦里酥,满口都是萝卜丝的清甜,“青丫炸的吗?这手艺也太好了,比在外面卖的都好吃。”

袁立成也拿筷子夹了个,吃了起来,边吃边点头,“确实好吃!”

青丫笑笑,又端了两碗桂花米酒汤圆过来。

两口子本只想坐坐就走的,没想到,这一吃,停不下嘴了。

等袁帅来叫昭昭上学,两人才惊觉时间不早了,忙擦擦嘴,摸了下鼓起来的肚子,告辞。

袁帅惊讶地看着爸妈。

宋美娟捏捏儿子的脸:“怪不得老说我炒菜不好吃,原来是吃到好的了。”

青丫做饭确实越来越好,偶尔给袁家送去的菜式,不等两口子回来,就被老小孩的袁爷爷和两个正是能吃的半大孩子干掉了。

这还是宋美娟和袁立成,第一次吃到邱家的饭菜。

袁帅心虚,板着小脸没敢吱声。

袁立成一看儿子的表情,乐了,伸手给了他一个钢镚,雪天路滑,叮嘱了儿子几句,忙和媳妇下楼上班去了。

昭昭端了盘油墩子递给袁帅,让他和任成益先吃着。她则找青丫要了包点心的牛皮纸,裁成小片,一片包一个油墩子,拿大纸袋装了,拉着已经吃了两个油墩子的袁帅和任成益,下楼叫元今瑶、孙梁。

见了面,将油墩子一分,一人捧着一个,边吃边顺着楼梯往下跑,早上,坐电梯的多,他们便不等了。

“昭昭,你家老吃油炸的食物,油还能吃到月底吗?”元今瑶吃完最后一口油墩子,不舍地将牛皮纸叠起来,捏在手里,等会儿好扔进路边的垃圾桶。

每人一月四两油,家家户户便是吃油炸食物,一月也不会超过两次。

邱家这已是第三次了。

月初吃的春卷,前两天吃的菜角。

偶尔青丫还会炸碗酥肉或是菜丸子,做道小酥肉或是丸子汤改善改善伙食。

那香气,元今瑶闻着可馋了,真希望自己也是邱家的孩子。

昭昭将手里的牛皮纸塞给袁帅,拿帕子擦擦嘴,回答道:“能啊,上月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