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2)

“行啊,”邱秋收拾东西走人,“别忘了帮我跟班长请假。”

“邱秋,”不等走到门口,班长出声将人叫住,并快步过来,递了份手抄的文件,“为了落实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药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国家决定从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和散布在城乡的民间医生中,选拔出一万名具有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员,转为全民所有制人员,以充实加强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医疗机构。你不是有亲戚在乡下行医吗?拿回去看看,若是报名,要趁早。”

一听这话,同学们全部围了过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大范围地选拔中医药人才。

“班长,考上了,国家是不是要另外安排工作?”

“笨,没听班长说吗,以充实加强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医疗机构。”

“对啊,选上了,不是在中医药大学当老师,就是去科研所或各大医院。”

众人一听,有不少心动的:“班长,报名都需要什么条件?”

“不论出身,不论现处工作种类,只一点,年龄要在30岁至55岁之间。考试通过,便会量才使用。”班长继续道,“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考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临床病例分析。最后一门临床病例分析,中药人员免考。”

“复试考口试和论文,中药人员考药材鉴别和加工炮制。”

“哇,我的年龄附和……”有人叫道。

只是话没说完,便被班长拿书拍了脑袋:“研究生毕业,你哪儿去不了?要跟人争这些工作岗位。”

“班长,我家也有大龄无工作着落的医药人员,你怎么只把文件拿给邱秋?”

“邱秋来自山区,他们哪儿消息闭塞。你家也是?”

众人不吭声了。

邹婷笑道:“邱秋,明天别忘了给班长带兜你们山区出产的苹果。”

邱秋点头,上月,县食品厂给褚辰同学牵线的全国土特产公司送货,大哥张思铭让人给他们送了两筐苹果、两筐橘子。

“班长,谢了。”邱秋摇了摇手里的文件,“下雪路滑,我先走了,作业明天补交。”讲《金匮要略》的罗老师最喜欢布置作业了。

班长吴鞠颔首:“路上小心。”

冬日,天黑得早,邱秋到家楼道里已亮起了灯。

航航听着钟表“当当”响了几下,张着手要往门口去,嘴里叫着:“啾啾、啾啾……”

青丫点了点他的额头,再次纠正道:“叫妈,妈妈,来跟我叫,妈妈、妈妈……”

“啾啾咯咯……啾啾……”臭小子天天听褚辰、老太太、青丫叫“邱秋”,等到学说话时,没想到张嘴,不是叫“妈”,叫“啾”。

跟小鸟似的“啾、啾……”个不停。

再想让他改口,难了。

也不是不会叫妈,就是喜欢叫“啾啾”,受他影响,昭昭最近也不叫妈了,跟着唤“啾啾”。

听到越来越近的脚步声,青丫顾不得再纠正他,快步到了门边,先邱秋一步打开房门。

航航在张思铭送来的手工学步车里,张着双小手,拖着小车车,呼啦啦往这边跑,“啾啾、啾啾……”

邱秋放下布袋钥匙,弯腰换上拖鞋,点点航航的额头,没好气道:“叫妈。”

航航喷着口水,咧嘴笑道:“叫叫。”

邱秋抚额,转身去洗手:“奶奶还没回来吗?”

青丫抱起航航,跟在她身后道:“打电话说,今天不回来了,住宿舍。”

机械厂给老太太在科研宿舍楼安排了一个单间,邱秋去看过,条件挺好的,装的有暖气片。

擦擦手,邱秋朝客厅看了看:“昭昭呢?”

“楼上。对了,”青丫将往邱秋怀里扑的航航,递给她,“思铭哥又让人送了两筐药材和一些腌货来。”

“药材在哪呢?”

青丫指指阳台。

邱秋抱着航航朝阳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