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1 / 2)

太子似乎没听懂淳德帝话里的嘲讽,慢悠悠道:“儿臣这些时日居住江浙,对于魏国了解的比在京城里时多了些。那魏国新王根基不稳,自登基以来,一直在跟老王的旧部权利倾扎。而凤尾坡一役,原本支持新王的大将古治又被大皇兄斩杀,所以这霍不琛可以说是步步维艰,巴不得快些止了外战,好稳住自己的朝堂。您说这样的情况下,他派人来刺杀我这平庸太子何用?难道他不知,我们凤家的儿郎个个出挑,我的几个皇兄都比儿臣出色吗?”

说到这,太子笑着对淳德帝道:“所以儿臣以为,以龙鳞暗卫精字辈统领犯上作乱结案,比传扬出什么魏人行刺太子,要顾全大局一些!”

慕甚闻言,突然开口笑道:“寒江还没醒,程琨到底是不是内奸也未查清,如此早早下定论,太子殿下是不是略心急了些?”

少年殿下叹了一口气,盘着手里的两颗蜜枣道:“是急啊,若是父皇不早早盖棺定论,明日那谏官的折子就会堆满父皇的龙案。如今与魏是战是和,朝臣分为两派。本就无定论。依着儿臣的意思,恨不得能立刻踏平魏国,奈何打仗是要银子的啊!孤掌管少府,也跟腾阁老查问过江浙账目,这大魏的国库还需得攒一攒钱银啊!既然如此,何不早早封了臣子们的口,不然听他们絮絮叨叨,真是头疼得连饭都要少吃几碗!”

听到这,淳德帝沉下来脸:“起初说得像样,后面的话该是一国储君该说的吗?你说臣子絮叨,不怕谏官参你不修口舌?”

太子被申斥,脸上也不见恼,只是态度恭谨道:“父皇教训得是,儿臣在江浙待久了,跟那些下人都学粗鲁了。过些日子,便跟着葛先生好好学习。”

淳德帝缓了口气:“你还不知吧,葛先生已经离京了。你都这么大的人了,在书房里也学不出什么,既然你在江浙历练,看着长了些学问,等腿伤好些,便跟着礼部官员一起,接待一下魏国来使吧!”

凤栖原听了,立刻诚惶诚恐叩谢了隆恩,又恭送着陛下和定国公离开。

待二圣一走,少年太子如换了个人般,眨眼委屈朝着一旁沉默的凤渊开口撒娇道:“大皇兄,腿好痛,要抱抱!”

第099章 第 99 章

如此俊秀少年撒起娇来, 如新熬好的麦芽糖,甜腻得很。

最后,太子殿下借口着腿疼, 干脆孩童一般, 蹲坐地上不起。

偏偏凤渊是耐得住的, 居然能冷眼看着, 淡淡道:“殿下不知我如何对待兄弟吗?便是见一个,恨不得掐死一个……”

少年自是晓得,干脆坐在地上, 抱着他的长腿, 用脸蛋磨蹭膝盖撒娇:“你之前可是应了, 无论我做什么都不生气的。可进宫这一路都不给我好脸子, 有把我这个储君放在眼里吗?”

是了,进宫的太子并非凤栖原,而是闫小萤。

就在慕寒江来王府后, 小萤便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她要将计就计,顶替阿兄再次入宫, 以身入局, 看看这一切的幕后主使究竟何人。

只是没想到, 慕寒江的主意更大, 第二天居然连招呼都不打,便径自来了五里坡查案。

幸好当时小萤正跟凤渊,还有义父孟准他们在踩盘子, 撞了个正着。

当时小萤真是捏一把汗, 生怕阿兄因为慕寒江的鲁莽, 引得幕后之人动杀机,害了兄长性命。

没想到, 慕寒江鲁莽之举竟然引出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还钓出了程琨这条大鱼。

就在慕寒江失血过多晕倒之后,小萤简单包扎了伤腿,就跟凤栖原调了包,待到了临县时,与尽忠和鉴湖两人汇合,就此回宫。

虽然凤渊从头到尾都没有阻拦小萤,可他的气儿一直没有理顺。

毕竟是拿了圣旨,定了嫁衣,原本能一鼓作气娶了王妃的。

如今却是王妃跑得没了应,只有抱这他的腿耍赖不起的“弟弟”。

凤渊的硬心肠,在这等狗皮膏药的弟弟跟前也维系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