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也紧急召开会议,考虑是否让何子轩继续在校就读。

更多的邻居站出来爆料何家的种种行径:

“何小宇经常一个人买菜做饭,才十几岁的孩子。”

“他哥哥穿的都是名牌,他的校服都打着补丁。”

“有次看见他在垃圾桶翻剩菜,问他为什么,他说家里忘记给他留饭了。”

“他成绩那么好,从来没见他父母夸过他一句。”

网上的声讨越来越激烈,甚至有人扒出了何家的家庭住址。

很快,就有记者和网友聚集在何家楼下。

“何子轩!出来给弟弟道歉!”

“何伟业王秀兰!你们不配当父母!”

“还我们小宇一个公道!”

喊声震天,何家不敢再出门。

我的灵魂看着这一切,心情却出奇地平静。

生前得不到的关注,死后却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

讽刺,却又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至少,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为我发声。

9

三天后,市立医院太平间。

林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同学来为我送行。

我的遗体躺在冰冷的铁床上,脸色苍白如纸。

同桌李晓明红着眼睛说:“何小宇,你还欠我一支笔呢……你说话要算数的……”

班长张伟哭着说:“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从来不和任何人争执,总是默默帮助别人……”

连平时最调皮的男生都红了眼眶:“对不起,我们平时都没发现你过得那么痛苦……”

林老师轻抚着我的额头:“小宇,老师对不起你。如果我当初再勇敢一点,再坚持一点,也许就能救你了……”

他在我耳边轻声说:“但你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这么多人都在为你哭泣,都在想念你……”

我的灵魂看着这些真心为我流泪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原来我并不是那么可有可无的存在。

第10章

原来,真的有人愿意为我的离开而悲伤。

而此时的何家,正在承受着舆论的审判。

哥哥被学校勒令退学,因为其他学生家长强烈抗议,不允许“杀人犯”和自己孩子同校。

爸爸被公司开除,再也找不到工作,因为网上到处都是他的照片和“不配为人父”的标签。

妈妈精神几近崩溃,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敢出门见人。

他们的银行账户被恶意举报,社交账号被网友攻陷,电话号码被恶意传播,每天都能收到无数谩骂信息。

何家的房子被喷上“杀人犯之家”的红字,物业都不敢来清理。

更可怕的是,真相还在持续发酵。

有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何子轩的生父确实是杀人犯,但这个秘密其实在小圈子里早就不是秘密。

何家这些年来的小心保护,实际上更像是过度补偿的心理作祟。

而我,成了这种扭曲心理的牺牲品。

心理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典型的补偿性偏爱。父母因为愧疚而过度补偿一个孩子,同时忽视甚至伤害另一个孩子。何小宇从小承受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不公,更是精神上的长期虐待。”

“他的死,是整个家庭扭曲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网友们更加愤怒了:

“原来不是什么身世可怜,是想掩盖杀人犯儿子的身份!”

“为了一个杀人犯的儿子,活活逼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何子轩就是遗传了他爸的暴力基因!”

“何伟业王秀兰不配为人!”

舆论的海啸彻底吞没了何家。

他们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点点。

10

一个月后的庭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