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看向宋娇娇。
宋娇娇解释,“咱们就算是一个人有七手八脚,每天轮起来膀子做,能带来多少效益啊?就算是生产一千斤,也就十几块钱,红姐说的对,他这条路已经走的驾轻就熟了,咱们听她安排就成了。”
李红娟认真听,服从的点点头。
胡艳红看看两人,“要是能找大型的企业去聊,一次谈下来就是很多年的长久合作,放着车间这蝇头小利让工人去做就成了,但谈业务咱不能着急,需要循序渐进,最主要的,还需要厚脸皮,这样吧,你们今天和我先跑一天,算是开开眼界。”
两人一看老师傅准备带自己,都欣慰的点点头。
胡艳红之前在郊外一家玻璃厂就曾谈过一次,奈何那一次事情没谈成,和人家采购部的经理人不欢而散。
今天,在出发之前胡艳红就做好了准备,她从小卖部里头提溜出来一瓶二锅头,还有一包点心之类,这才来到玻璃厂。
很快,三人顺利在接待室见到了对方的经理人,那人是个小青年看上去文质彬彬的,胡艳红上去就聊,宋娇娇和李红娟观摩。
看是胡艳红来了,那青年撇起来川渝的腔调,“哟,你搞啷个哟?前段时间不是和你讲过……哎呀,同志你啷个腐蚀我哦?”
胡艳红笑嘻嘻,同样用标准的川渝话和这人聊了起来,一会儿后成功签单了,从这里头出来,两人对胡艳红刮目相看。
胡艳红说:“做咱们这个的,只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现在工商许可已经办下来了,咱们就是没注册商标,只能这么一家一户的跑,等将来商标下来了,就可以进入农贸市场和粮油店了,那时候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红姐,你这川渝话说的标准啊。”
李红娟笑。
胡艳红叹息,“没得办法啊,这叫地缘说,他说他是陕西人,你就说俺们是乡党,他说他是山西人,你就说老陈醋好吃,他说他是潮汕人,你就说你信妈祖。”
李红娟听的一愣一愣的。
倒是宋娇娇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胡艳红继续说下去:“还有一说是血缘说,人家说我姓李,你就说我爱人也姓李,这不,五百年前咱们一家人……”
很快两人就学到了这书本上学不到的一切。
下午,三人回加工站,吃了东西以后,李红娟开始焦虑了,倒是孩子已经呼呼大睡,她发现这可能是自己的短板。
但宋娇娇很快就看出来李红娟在胡思乱想什么了,她说:“红姐这一单是长期的,我算过了,那玻璃厂三百个工人呢,一天就要送去五百斤,你想一想,跑单子是不是比在车间更能带来效能。”
“这是自然的,但我见到陌生人我这嘴就好笨啊,这怎么办?”
宋娇娇笑:“你将他们看成是亲戚就好了,反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第三百二十九章 还是要“稳中求进”
宋娇娇给李红娟加油。
到下午,宋娇娇和李红娟去找目标,宋娇娇来到了城里头,找到一个纺织厂,之前在货轮上,310和这家有严密的合作。
现在,宋娇娇顺利见到了那边的总经理,那人哪里知道她辞职了啊,一听说可以低价购买酱菜,那人开心的手舞足蹈,宋娇娇的确给了折扣价,两边相谈甚欢。
从里头出来,李红娟失落极了,她开始羡慕宋娇娇的随机应变,开始欣赏胡艳红的大而化之,而再看看自己呢?
自己不但笨手笨脚的,并且嘴巴也笨的厉害。
李红娟几乎快放弃了,大约业务员这口饭不是谁想要端起来就能吃的,“要不,我还是算了吧,我这……我不成啊。”
“怎么就不成了?一回生二回熟,我这也不过是好运气罢了,我这是之前积攒的人脉,但咱们还必须开发其余的人,事无三不成,不外乎厚脸皮多跑一下罢了,是这样,咱们空口去说当然不成,明天咱们找红姐商量一下定做制服和名片,既然是做事,就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