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按照眀玑的安排,鬼市不好一次进太多人,于是她只带了孟夏、迭缃和万俟莲同行,其余人她另外让随从带着游览南缁城,或者自行活动。一行四人从东侧的苍辰门出了城,来到了一处有着暗河,寒气森森的巨大溶洞前。

孟夏先下了马,拿起鞭子朝一块不起眼石头用力打了数下,竟发出了钟磬般的巨响。

“这是响石,里面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在响声的间隙,眀玑解释道。

在余音尚未完全消散时,两只竹筏从洞穴深处几乎毫无声音地滑了出来,两名船夫身着旧蓑衣,头戴旧斗笠,几乎与阴暗的环境同色。孟夏走上前,跳上第一只竹筏,与船夫交谈了几句,随即转头说:“请下马随我来。”

“下马坐船进去吗?”万俟莲有些犹豫,“那我们的马……”

“我会为客人照看的。”第二只竹排上的船夫说道,声音阴冷而浑浊。

“放心啦,他们兄弟俩干这行很久了。”眀玑说完下了马,走到第一只竹筏上抱着膝盖坐下,迭缃见状也上了船,万俟莲也只好跟了上来。

几乎就在万俟莲坐下的同时,竹筏驶向了黑暗。虽然辨别不出方向,但迭缃还是明显感觉竹筏转了好几次弯,万俟莲自此有些紧张地低语道:“灯都不点,能认清路吗?”

“对我们而言,灯火和眼睛不是认路所必须的。”同样阴冷浑浊的声音回答道,“所以,这位姑娘,可以把手从刀柄上放下了吗?”

万俟莲只得把右手放回膝头。竹筏又转了个弯,迭缃瞬间注意到前方的荧光。随着竹筏的前进,荧光越来越多,最终汇聚成凝在岩壁上的星河。

“这些石头有灵力。之前有人试图把它们采出去做成夜明珠,可离了鬼市,它们便再也不发光了。”正当迭缃和万俟莲为之震撼时,眀玑介绍道,“因此,这里是鬼市风水最好的地方。”

听到这话,迭缃四周看了看,果然在荧光中看到了周围有好几处石门。

船夫在一处漆成红色的石门前停下竹排,开口道:“到了。”

眀玑领着三人下了船,迭缃走近石门,这才注意到左边那扇门半开着,探出个石雕的云鬟妇人来。这妇人雕得栩栩如生,她刚想靠近看得更清楚,立刻被眀玑拉住了。

“那是给真正的墓主留的门,咱们走旁边。”

穿过隧道后,她们到了一间宽广的墓室中,两侧的长明灯里燃着绿火,竟也颇为明亮。迭缃注意到旁边石壁上提着两句鸟虫篆,不由念出了声:“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认得鸟虫篆啊,不错。”

迭缃循声望去,看到了一个蓝衣的身影,于是抱拳道:“这位前辈如何称呼?”

“你就不怕我是墓主?”

“那我需要找到墓志铭确认您的名讳吗?”

“丘姐姐,你吓唬她没用,”眀玑笑着回答道,“这家伙胆子挺大的。”

“我也知道,你专门带人来我这,也不单是为了让我吓人的。说吧,之前在我这存放的奇书,是不是要送给她的?”

“不是送给她,只是要交给她保管。”

“真是的,我这安全得很,给我保管不成吗?”

虽然这么说,蓝衣女子还是转过身,不久后拿出一本书递给迭缃:“你要是能看出这书有什么玄机,那我就把这些书交给你。”

接过书翻看片刻后,迭缃皱起了眉,蓝衣女子得意道:“怎么样,看不出吧?”

“内容就是普通的《国风》,但是……怎么每页重复的字,看上去印得都一样?还有,为什么在边框的缝隙处,又那么多没有墨迹的空白?”

蓝衣女子僵住了,眀玑大笑道:“怎么样?我带来的人够聪明吧?”

“行,那这些书你拿走吧。”

“多谢丘前辈。”迭缃转向眀玑,继续问道,“所以,这书是用某种特殊的方式印刷的吗?”

“这些书是在这无名墓里发现的,后来被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