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在北京待了得有个两周多,就计划着要回去一趟。放心不下店里的生意,也担心父母年迈,做起事来会不会吃力。

提前一天就给钟秋丽打电话,说大概什么时候到家。

钟秋丽听他声音还挺高亢的,就旁敲侧击问:“吟吟这周末没空吗?你一个人回来,她不回来?”

那天正好是周三,何吟最忙的一天,早上六点钟就起来了,说是朱教授急着催找人。她天天忙得跟陀螺似的,连轴转,徐行看在眼里,就想周末两天能留给她休养生息,尽量不要再来回奔波了。

但既然钟秋丽问了,那就是有想见见未来儿媳妇的意思。婚前见家长,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流程,徐行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跟他妈妈商量说:“要不我先问问吟吟吧?她有时候周六也不在家,一天时间来回赶路,太累了,身体吃不消。”

好在钟秋丽也没有强迫年轻人的意思,她更多还是好奇,想知道何吟长什么样儿,有多大的神通。

“我也就是顺嘴一提,你们看时间安排就行。”她妥协道,“不过你们要是想好了,得提前跟我说,人家女孩子第一次上门,爸爸妈妈太寒酸了不像话。”

徐行听他妈半真半假地谦虚,咧嘴笑道:“那你不得把传家宝都拿出来戴上?”

戴,有好东西为什么不戴,钟秋丽正有这个想法。看徐行这样子,大概率就是认准了何吟,做父母的,何不干脆大方点,手里头有什么宝贝一口气都拿给他们算了。

何吟的家境,钟秋丽知道的不算多,但她能从徐行只言片语里推断出来,何家至少不差钱。真要比起来,他们家没准儿还矮一头,在老一辈人眼里,个体户来钱快是快,就是不比体制内光鲜。

何吟爸妈都是公职人员,哪怕级别不算高,可人家到底是吃公粮的,说出去也好听不是。

人嘛,越没有什么,越想强调什么。钟秋丽总盘算着要在儿子媳妇面前大显身手,以此证明,她和徐权也是很有本事的父母,能够为下一代托底,不比任何老人差。

而她所谓的大显身手,当然就是哐哐砸钱。

他们家也算是三代积累,从徐行爷爷那一辈起,就有人在市场经济中浑水摸鱼。到今天,家庭经济已经趋于成熟,甚至,只要何吟社保交够了,钟秋丽跟徐权豁出棺材本不要,也能在北京全款拿下一套房,供他们小夫妻遮风避雨。

男方父母,娶媳妇的钱是从儿子平安落地那天就开始存的,钟秋丽唯一没料到的,就是徐行最后竟然一杆子捅到北京那种花钱如流水的地方去了。

要不然,凭他们家的家底,怎么样也不会为买婚房这种事烦心的。

但就是这样,该买的还是得买,别人家媳妇都有的,她钟秋丽的儿媳更不能少。她想的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徐行结婚要真没个像样的房子,他们徐家以后也不用在亲戚丛中混了。大不了就是多出点血,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没必要较这个真。

一通电话的功夫,钟秋丽心里已经山路十八弯,为儿子以后的人生设想了无数种可能。

咂咂嘴,她又问徐行打算什么时候去拜会老泰山。

“带过去的东西,我看着选了一些,都是按照咱们这边的风俗办的,不一定合吟吟爸妈的心意。到时候你跟吟吟好好说说,看哪些不合适,就免了,哪些必须要,再添上。”

说完,她又给徐行发了张图片,是一张清单,上面林林总总,罗列了不少东西。价位也都不低,用来提亲都够了。

父母的拳拳爱子心,真令徐行感到汗颜:“妈,我都这么大了,这些事情,我自己会弄。”

钟秋丽喋喋不休数落他:“哎哟,你年纪轻轻的,没经一点事,怎么办得好?吟吟父母都是体面人,东西好坏还在其次,关键咱们家得拿出态度来。不然平白无故的,人家饭吃多了才会把女儿嫁给你。”

从她琐碎的唠叨里,徐行感到豁然开朗。似乎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管千难万难,人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后来种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