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挽抬手压了压眼角,声音夹杂着清晰的哽咽:“陛下恕罪,若妾身有失言之处,任凭您处罚。”
闻言心中酸涩,景宣帝不大好受,“夫人又说笑了,此事的确是太子过分了,丝毫未担起身为兄长的责任。”
还有陆妃、崔家、李家,看来是他太过纵容他们了。
他目光寸寸变冷,厌色加剧。
见好就收,云挽开口:“今日大年初一,不兴罚孩子,待过完节再说也不迟。”
有时候失望与怒气,不会随着时间消散,却会越攒越多。
景宣帝颔首。
夫人善解人意,他又怎好令她失望?
他低声哄道:“夫人莫气了?”
显然已经忘了起初积攒了一肚子怨气,准备发作的他自己。
云挽不应,而是问:“孩子们如今生了嫌隙,还是得想法子消除隔阂才行,陛下可有什么好法子?”
“朕......”景宣帝一时哑然。
小时候他与那些皇兄皇弟关系并不和睦,若谁惹了他,景宣帝向来是用拳头说话。
即便揍完对方,自己也要受罚,但他心中痛快。
阿绥三人这不动手也不流血,只是友谊破裂,甚至还有绝交仪式,在他眼中称得上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还真毫无处理的经验。
他满心满腹有治国之策,唯独没有如何令三个垂髫小儿和好如初。
有些棘手。
见状云挽就知道指望不上他这位父亲了,只好无奈道:“罢了,此事交予妾身。”
景宣帝如释重负,亲昵夸赞:“麻烦夫人了。”
若那三个小子敢不和好,他就要行使帝王之权了。
与此同时,太子心胸狭隘,手足不亲,言语挑拨两位幼弟,致使两人险些反目成仇、割袍断义的流言京城贵胄圈渐渐传开。
未过几日,太子一派遭到言官弹劾。
第182章 冰释前嫌
太子一派被弹劾便是陆元铎交予云挽的答复。
他甚至拉了崔家下水,令其彻底站在了太子一派的对立面,与之为敌,只名义上是为了三皇子。
罕见的,朝中几位常年保持中立,且擅长和稀泥打圆场的大臣此次无一人站出来,更遑论为太子说话了。
纷纷冷眼旁观。
因此,新年伊始,以李家为首的太子一派忙得焦头烂额,就连瑶华宫的气氛也好不到哪里去,冷清至极。
李贵妃愁得上火,嘴里长了好几个燎泡,被接二连三的琐事扰得心烦意乱。
在见到像个没事人一样的太子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开口便是一顿训斥:
“本宫让你做好自己的事,平日里勤勉些,在功课上多花些心思,莫要再去招惹你两个弟弟,你为何不听?”
偏偏做事还不够周全,给人留下了把柄,如今谁都知晓是太子从中作梗,离间两位幼弟的关系。
反观太子被劈头盖脸地斥责,却不以为意:“孤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他们自己要决裂,与孤有何关系?母妃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这不就更说明亓承晖与亓承绥间本就是假惺惺,关系本就不牢靠?
“本宫小题大做?本宫是为了谁?”
李贵妃简直要被他气死,“为了你,你舅舅如今被陆、崔两家打压,这样的结果你满意了?”
“你父皇虽未传召你去问话,但指不定早就对你心生失望了。”
这才是李贵妃最为担心的事,陛下从来都不是什么慈父,倘若同样的错误,第一次犯他或许会亲自说教,督促其改正。
可若是第二次、第三次那就不见得了,谁也不知道哪天一道来了道降罪的圣旨,毫无转圜的余地。
而他竟还觉得无所谓。
思及景宣帝杀伐果断的性子,太子脸上闪过心虚与后怕。
“母妃.......”
他咽了咽唾沫,声音干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