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兰将锅铲往铁锅里一扔,跑过来抱住了谢晚。

“小兰姐,你可别把菜烧糊了,我还等着吃现成的呢!”谢晚调侃道。

陆兰如今开朗大方了许多,看来徐家父子待她是真的好。

“怀仁,你快出来,我表妹来了!”

陆兰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就见徐怀仁抱着个襁褓里的婴儿从屋里钻出来。

“哟,师妹,稀客啊!”

谢晚刚接过孩子逗了逗,她师傅徐杏白就背着手从旁边的屋子里走了出来,笑眯眯地冲着她说:

“你爸说你回南城当官了,也不到师傅这里来走一趟。”

谢晚不好意思地说:

“去县里工作,哪里是什么官嘛。”

她这次来春甫堂,其实也有公事的成分在里面。

她想在安县搞一个中药培植基地,把安县的那些山地利用起来。但这事需要跟徐家父子商量。

陆兰也不跟谢晚客气,接了谢晚带来的那些肉和菜,就忙活了起来。

谢晚抱着孩子,师徒三人就在院子里,搭了桌子,坐在小板凳上聊了起来。

谢晚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徐家父子都一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模样。

徐杏白说:“小晚,你定了就好。”

这倒让谢晚有些不好意思。

“这还是需要师兄配合的。”

春甫堂本来就是公私合营的。

徐家至今还在春甫堂中占着一半的股份。

这几年,徐怀仁发奋图强,自主研发成药,开发出了好几味畅销的成药。

通过关系,得到了市里的支持,已经在旁边搞了个中药生产作坊。

虽然现在生产出来的药主要还是在川省范围内销售,但效益还不错。

谢晚道:“师兄,将春甫堂做大做强的时机已经到了。

春甫堂的药需要在国际上注册专利,通过FDA认证,实现出口。

你需要先跟省里联系。

要过FDA认证,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从生产厂房到生产线,再到人员培养,都需要符合cGMP规范,这需要花好几年时间去准备。

我会让我小堂叔从港城帮你请一个团队过来协助你。

春甫堂要争取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FDA认证的医药企业。”

只有通过了FDA认证的药品,才能在美国和依赖美国认证的国家销售。

八零年正是中美关系的蜜月期,谢晚想到利用这一时期,打破美国对我国商品的贸易壁垒,首先就从医药下手,让春甫堂的药做这个急先锋,给国内的其他医药企业打个样板。

徐怀仁听了,像在听天方夜谭,挠头道:“小晚,咱们就一小作坊,你这想法是不是太离谱了?”

谢晚含笑道:“不离谱,有一家港资企业会主动跟省里联系,要求跟你们春甫堂合资搞这件事。

我相信各级领导都会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这是将我国的医药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的最好机会。”

第522章 和光同尘

离开春甫堂后,谢晚坐长途汽车回到安县。

坑坑洼洼的土路颠得谢晚昏昏欲睡,胃里翻江倒海。

一百公里不到的距离,车子开了四个多小时。

她脑子里很自然的就飘出了那句经典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

安县没有自己的工业,但是安县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如果将这些劳动力组织起来,搞基建、搞运输,未尝不可。

谢晚一回到县里,就召集了县交通局的同志到县政-府来讨论。

一听到新来的谢副县长想将安县到南城的那条公路修成柏油公路,县交通局的局长张涛像看白-痴一样的看着谢晚问:

“谢副县长还不了解咱们安县的财政情况吧?

这事您跟庞县长和钟书-记商量过吗?

您知道要修这条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