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用没用,我每个品种给你一毛钱,你看怎么样?”

农村妇女一脸惊诧:“啊?姑娘,你要这些做啥?”

谢晚编了个理由:“我正学习中要鉴别呢,只能看书,没有实物记不牢。

大嫂你就帮帮我吧。

我下个星期五一样的时间在这等你,行不?”

农村妇女一脸狐疑的问:“你真要?你不会我挖了来,又不要了吧?”

谢晚摇头:“不会的,我给你看我学生证。

要是我耍赖,你就上我学校找我。”

农村妇女一想,她们村的草药,起码有几十种,一样一株,岂不是就好几块钱。

“行,大妹子,我姓赵,我下个星期给你带来。”

谢晚谈好了赵嫂子,又拦了另外几个来卖药的老乡。

以同样的方法,约了人家下个星期将他们本地的草药,连根整株带来。

离开了收购站,谢晚原本准备回学校上课。

谁知路过中药堂时,稍稍缓了一下速度,就看见卖给她银针的那个小伙子,蹲在门口,一看见她,大喊道:“我总算等到你了!”

谢晚停了车,小伙子追了上来,一把抓住了谢晚。

谢晚迷惑:“你找我做什么?”

小伙子表情有些尴尬:“同志,跟你换的银针,你能还给我吗?”

第69章 传承

谢晚心里一咯噔。

她已经知道了那套银针是明代大医徐春甫的。

她肯定舍不得换回来啊。

“同志,咱们已经完成了交易,你现在又说要换回来,这样不好吧?”

小伙子快哭了:“同志,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我若是不给换回来,我爸非打死我不可。”

谢晚有些不悦:“你卖的时候,怎么没有想清楚?

我当时还问了你是否能做主的。”

小伙子哭丧着脸说:“这是我爷爷的遗物,平时也被束之高阁,我怎么想得到我爸会查看呢?”

谢晚不想还,她故意说:“这针我已经送别人了,我也没办法。”

小伙子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彻底的蔫了:“完了,完了……”

谢晚有些于心不忍,但她实在是喜欢那套针。

听这小伙子说,平时在他家也是被束之高阁,那么还不如给她用呢。

就在这时,从中药堂里走出来一个四十几岁的 男人。

“徐怀仁,你不好好上班,跑外面去干嘛?”

那个小伙子惊惶的又拉住了谢晚,指着谢晚对中年人说:

“爸,就是这个女同志,换走了咱家的银针。”

谢晚有些尴尬,但她又没偷,又没抢,正常交易,也犯不上心虚。

中年人一听是谢晚换走了银针,立即快步走了过来,急切的说:“姑娘,麻烦你一定要将那套银针还给我们。”

说完还深深的给谢晚鞠了一躬。

“叔叔,你不用这样。”谢晚十分为难。

中年人自我介绍道:“我叫徐杏白,是个中医。

那套银针是我家祖上流传下来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卖。

姑娘,我加二十块钱,你换回来给我们行吗?”

谢晚还是舍不得,但她已经明白了,眼前这个中年人,怕就是徐春甫的后代子孙了。

若是强留下人家的传家之宝,似乎也不太地道。

谢晚犹豫着说:“徐叔叔,我想学针灸,好不容易才寻到这套银针。

我实在不想再换回来。”

徐杏白一听谢晚想学针灸,眼睛一亮。

这些年西医盛行,如今想学中医的人,实在太少了。

“姑娘,你学过中医?”

“嗯,我一直在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