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将今天要用到的食材和调料全都搬过去,早饭就是简单的吃了一口。

一锅玉米面糊糊,热的之前冻起来的酸菜肉的包子。

每个人都吃得饱。

吃过饭,程十一和陈丽娇就在厨房里忙活,择菜洗菜备菜。

不仅是她们俩,两位老太太也过来了。

虽说她们的身子骨不可能一下子养好,但坐在灶眼前面,一边烤火,一边摘摘菜还是没问题的。

两位男知青则是将三个院子周围全都清理了下,院子里也都简单的归置归置。

其实也没什么可归置的,平日里他们四个就已经习惯了顺手将乱的东西摆好,如今也只是走个过场。

再将要用到的柴搬到屋里去。

做好这些,就是打水、烧水,将昨天晚上换下来的贴身衣服全都洗干净。

不仅仅是他们两个的,还有那五位老头儿的。

至于陈丽娇和程十一,以及两位老太太的衣服,则是她们自己分别清洗干净,早就晾在隔壁两个院子的屋里了。

中午这顿饭便不再吃了,直接到下午两三点钟再开餐。

大部分的食材都是程十一提供,按照人头计算,程十一和陈丽娇只要负责各自的那份就好。

至于那七位老人的饭钱,则是由耿二牛和祝成才平分。

对于这样的安排,程十一和陈丽娇完全没意见。

随着厨房里忙活得热火朝天,那香味儿就一直没断的往外飘。

像是炖鱼、炖肉、炖排骨这样的大菜是用另外三个厨房炖着的。

至于其他的菜就是在祝成才的厨房完成了。

随着一道道菜端上桌,过年的味道越发浓郁。

大队的其他人家有没有贴对联,程十一不清楚,反正他们四个人的院子是贴了的。

红纸和笔墨都是她提供的,写字的人则是那五位老人。

他们都写了一手的好字,唯独对联上的内容颇有些讲究。

不能提那些会引起争议的言论。

红底黑字,可那黑字的内容却是越看越红的那种。

但不能否认的是,贴上了对联后,那年味儿一下子就出来了。

下午两点五十二,饭菜全都上桌。

因为程十一是食材的主要提供者,她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那个最亮眼的存在。

由她端着一杯橘子汽水带头,其他人纷纷端起各自的酒或者饮料,在一阵“干杯”中,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饭开启了。

吃过饭,两位男知青直接接手所有的清理工作,程十一和陈丽娇,以及两位老太太回了各自的屋子休息,等着晚上再一起包饺子。

晚上的饺子,这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选择了酸菜馅,条件好些的,就多放点肉,条件太差的,那就是纯酸菜。

程十一是很喜欢猪肉酸菜的饺子,但在年三十这天,她还是更喜欢吃点韭菜肉的。

所以,她提供了韭菜。

不算特别新鲜,但在这数九寒天中也是顶顶稀奇的玩意儿。

晚上的这顿饺子,大家一起包。

一边包,一边听一个老爷子讲故事。

他之前是做教育工作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古代文学方面,所以讲起古代的故事,那真是信手拈来。

这也就是这一屋子的人都是他信得过的,否则是真不可能开这个口。

没有春晚,也没有联欢会,但这样简简单单的聚在一起,讲讲故事,包包饺子,平平淡淡的感觉反而让程十一更加的踏实舒心。

七位老人的身子骨到底是没养好,也不可能真的熬上一个通宵。

饺子包好就下锅煮了。

等吃过饺子,时间也还没到十点。

收拾好碗筷,大家便各自梳洗休息。

这个年三十儿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初一。

程十一是被系统的尖叫声吵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