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他留下一句:“有空来村里看看。”就跑了。
沈兰对他没什么恶意,但也确实没什么好感。
她环顾着这座木屋,本以为要住一阵子,现在看来,还是早点搬走为好。
虽然在这里没人知道她是沈兰,但她孤身一女子,很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重新换了一张纸,一笔一笔画出萧寂的模样,看着他淡笑的眉眼,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将头发梳成妇人发式,开始以寡妇身份在外行走。
第二天,她带着行李离开,打算去道观接魏老道。
她当初离开时以为没有归期,甚至连给义父养老都做不到。
如今回来了,也该尽一尽孝心了。
她记得魏老道说过道观的位置,就在隔壁县郊外的山上。
在岭南,百姓们信佛教的多,道观大多数连个名字也没有。
她找到那地方时,只看到一个小道士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扫落叶。
得知沈兰是来接魏老道的,小道士露出诧异的表情。
“魏师伯……他恐怕不记得你了。”
“何意?”
“你见到他就知道了。”
沈兰心里慌乱,她预想过魏老道可能在道观里过得不好,却没想到才短短两年多,他竟然连自己都不记得了。
她给魏老道把脉,发现他脉象虚浮,身体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小道士看她哭了,忙解释说:“魏师伯一年前大病了一场,醒来就不记事了,观主云游去了,我……我没钱给他看病……”
小道士看着还不到十岁的样子,沈兰不可能把责任放到一个孩子身上。
“谢谢你,我要接他回家了。”
小道士欲言又止。
沈兰便问他:“你愿意跟我下山吗?”
小道士眼睛亮了起来。
他是孤儿,被观主捡回来养的,如今只靠着附近的村民接济度日。
眼前这个姐姐看着人很好的样子。
“可以吗?我会干活,吃的也很少。”
沈兰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你还小,不用你干活,吃的管够,如果你想学个一技之长,可以拜我为师。”
小道士这时候还不明白自己能跟一妇人学什么,直到她开始跟沈兰学医,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沈兰想过,镇上如今有两个病人了,只靠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是时候培养几个帮手了。
这孩子自己都养不活自己,却还把魏老道留在道观里,只凭这一点,品性就不会太差。
后来,小虎子想当仵作,天天磨着沈兰教她验尸。
沈兰起初没同意,因为小虎子性子跳脱,对什么都三分钟热度。
直到她发现小虎子偷偷去乱葬岗捡尸体回来,就像她当年那样。
从那一刻起,沈兰就改变想法了。
春去秋来,古里镇已经小有规模了。
除了第一批住进来的人,后来还接纳了一些孤苦无依的孩童。
他们也不知道从哪听说,这个小镇人少地多,只要肯开荒,就能分到粮食。
天知道沈兰看到一群小屁孩扛着锄头去挖地时的心情。
活是要干的,但粮食也是真给的。
开销越来越大,吴雍几人只好出去走镖赚钱。
沈致远带着两个小学徒做木工,也能养家糊口。
沈兰一边晒药材,一边跟离戈吐槽:“你好歹也动一动,李烨好歹还知道教那些孩子习武,你就不能教他们认认字?”
离戈躺在摇摇椅上吃梨,脸色一如既往的苍白,嫌弃道:“一群蠢材,我才不教。”
“没教过怎么知道?”
离戈不吭声。
他一个太监,凭什么去教书?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
“听说了吗?岭南要来个封疆大吏了,为了解决和南边暹罗小国的纷争,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