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离戈站出来替太子辩解:“请陛下明察,太子殿下察觉有官员私售火药,曾安排人明察暗访,只是尚未查清就发生了平阳侯举报一事,后又有赖侍郎身死,线索中断,所以才不曾将证据呈报皇上。

奴才这里有太子殿下收集的证据,所有证据指向王巍才是最终受益之人。

至于太子拿钱贴补军器监窟窿,也是因户部拿不出钱来赈灾,殿下心善,变卖了几处庄子才筹集到了三十万两。

一笔笔账都清楚地记录在案,请皇上过目。”

离戈呈上的证据足足有一匣子。一看就知道不是临时准备的。

皇帝看完后也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

太子磕头道:“还请父皇相信儿臣,儿臣岂会干出对朝堂不利,对父皇不利之事?一切都是有人蓄意诬陷,请父皇明察!”

皇帝将证据交给赵金宵,扶他起身,叹息道:“有些事是父皇错怪你了,不过也是你行事不够谨慎所致,朕就罚你禁足思过三个月,好好在太子府反省!”

“谢父皇恩典,儿臣一定好好反省!”太子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下了。

禁足三个月不算什么,只要不与谢昭仪的事牵扯上就好。

“至于谢氏,送回谢家去,不要污了这后宫的地。”

皇后急忙应下。

皇帝带着人离开,皇后母子齐齐跌坐在地上,好一阵后怕。

皇后朝离戈伸出手,抓住他感激地说:“多亏了离掌事力挽狂澜,否则太子今日难以脱罪,你那些证据是何时准备的?”

太子同样狐疑地看过来。

他们自己清楚,什么王巍才是主使者都是假的,卖庄子倒是真事,但并不是筹集的善款。

离戈谦卑地回答:“其实早在平阳侯上书火药案时奴才就防着这一天了。

朝中总有个别人对太子不满,以防他们翻旧账,干脆把旧账做清楚来。

王巍已死,什么罪名都可以丢到他头上,太子一心为民,何错之有?”

太子擦了一把冷汗,“这次着实惊险,赵金宵怎会查孤与谢昭仪?还有,昨夜不是……”

他们明明计划的是让赵金宵与林才人有染,皇后抓个现形,一石二鸟。

结果竟然局势逆转。

离戈自责地说:“殿下恕罪,是奴才办事不力,赵指挥使太聪明了,他似乎先知道了些什么,入宫后直接就去了谢昭仪的宫殿,不久皇上和御医也到了,然后就发现了谢昭仪已有两个月身孕。”

皇帝震怒,皇城司在宫里盘查了几个时辰,顺理成章地查到了太子头上。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为自己而活

皇后安慰离戈:“这与与你无关,是我们低估了赵金宵也低估了皇城司,以后做事一定要更加细致才行,别再被抓住把柄了。”

“娘娘言之有理,殿下与军器监的关系必须断了。”

那可是太子最大笔的外财来源,让他就这么断了,他怎么舍得?

何况他才刚损失了三十万两。

“赵金宵真该死!”太子低声发泄道。

“殿下,大局为主,这天下将来都是您的,何必在乎眼前这点蝇头小利?”

离戈的话如同警钟点醒了太子。

是啊,与其赚那点偏财,不如好好侍奉父皇,早日继承皇位才是重中之重。

太子要被送回太子府禁足,皇后因为此事也被皇帝冷落了。

反倒是林才人,听说那天被皇上撞见她在临华殿祭拜吴美人,皇上感念她重情重义,当日就给她晋位。

晋位的圣旨甚至没有通过坤宁宫,而是从御书房直接送到林才人手中的。

太子想算计她,反而成就了她。

后宫妃嫔个个都是人精。

虽然皇上没有撤掉皇后的凤印,可皇上的态度就足以说明问题,妃嫔们对皇后的态度也轻慢起来。

离戈在后宫大开杀戒。

凡是对皇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