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把书收好,从柜台拿了十贯钱给他,“这些你收好,银货两讫。”

小乞丐没想到这女掌柜这么大方,赶紧拿了钱就跑,深怕她反悔。

小丁不解地问:“掌柜是看他可怜才给他这么多钱的马?”

“不是,这本书值得。”

这里面的任何一张方子都可以救人性命。

她吩咐小丁:“问问谁有空抄书,替我把这本书抄出来。”

这是小事,随便花一百文钱就有人愿意抄。

沈兰继续审稿,但她不知道,她大方的名声很快就传出去了。

之后几天来投稿的书生很多,画稿也收了不少。

三天期限到,周掌柜来验货。

沈兰不仅给了他一套完整的书,还赠送了他三套精装版书籍。

精装版是硬壳封面,不仅有好看的图,连书名都是手写上去的,看着就格外昂贵。

“这精装版的书籍数量有限,只送不卖,周掌柜留着自己看也好,送人也好,但不能卖钱。”

周掌柜也是个爱书之人,稀罕至极,“如此好看的书我哪舍得卖?”

他爱不释手,当即就签了版权出让的契约,付了一千两银钱。

沈兰特别交代他:“这套书在江南售卖可以,但最好避开潭州。”

“这是为何?”

沈兰笑笑不解释。

故事的原型就在潭州,虽然改了姓名和背景,可郑王府的人绝对能看出来。

还是要避一避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比舞风波1

最后,邱弈接了抄书的活。

但书本太旧,许多字看不清,他不懂医理也猜不出,只能去问沈兰。

沈兰一一为他解惑。

邱弈好奇地问:“沈掌柜懂医术?”

这些晦涩难懂的词他听都没听过,可是对方不仅能说出字来,连用量也知道。

“略懂一二。”

她状似不经意地问:“怡山书院是最好的书院吗?”

“当然还是比不上国子监的,但国子监里大多数都是高官权贵子弟,怡山书院才是正经读书人的地方。”

“很难进吗?”

邱弈面露向往,“怡山书院每年招收的学子不过百,皆是大羲王朝最优秀的学子,每一届的科举中,中榜人数也是最多的。

不仅难进,还十分难出,除非高中,否则三十岁之前都得留在书院里读书。”

邱弈这样的家境,别说在里面读到三十岁,就是只读一年也读不起。

“原来如此。”沈兰暗道:平阳侯夫人也许是开玩笑的,她应该不舍得付清衍去这样的书院吧?

“沈掌柜有认识的人在书院吗?”

“不算认识,就是上回有个客人定了十本新书,我想着他如果在书院,我是不是该把书给他送到书院去。”

邱弈那天也在,回忆道:“那位公子好像是刘侍郎府上的。”

“你认识他?”

“在诗会上见过几次,他才来京城不久,很热衷参加各种诗会,没想到他竟然是怡山书院的。”

说不羡慕是假的。

有些人轻而易举就能进入别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他们,却连笔墨纸砚都要靠自己双手挣。

邱弈静下心来抄书。

沈掌柜给钱大方,他如今赚钱容易多了,不该再怨天尤人了。

沈兰把这本新书放进书单里,等待有缘人看中它。

她这些日子也发现了,来书店看书买书,不是准备科举是的读书人,就是来买话本打发时间的,其他各行各业的专业书籍放在书架上无人问津。

《连环凶杀案的凶手竟是她》下册提前开售,书肆里一下子人满为患。

“给我留一本!”

“别抢别抢!那是我的!”

沈兰装好十本书,又放了一本精装版,然后吩咐小丁,“我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