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一口气憋心头,“你媳妇今天开始不用去了,以后你们两口子有啥事儿也他妈别找我!”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李小刚他妈做事让人糟心,家里又出个不明事理的,这一早上气的苏锦绣饭都吃不下了。
豆浆包子没吃完,她推开江卫山直奔后院。
今儿她倒是想问问郑秀珍什么意思。
结果郑秀珍一大早就出了门,苏锦绣满腔怒火无处宣泄,老五媳妇孙玉香听见动静。
“妈,你找二嫂啥事儿?这是咋啦?吃饭了没?我煮了鸡蛋……”
“滚,你也不是啥好鸟,一天天算计老娘。”
苏锦绣不耐烦地呛声,紧跟着回前院,简单收拾了下,叮嘱江春梅看好门,坐了城乡车直奔娘家。
瞧见闺女,苏林氏还以为花了眼。
“大丫,你咋回来了?”苏林氏一边问一边踩着凳子把房梁上挂着的篮子取下来,她从里面拿出一包报纸包的东西递过去。
苏锦绣瞬间愣怔当场。
第五十二章 待会儿再来
苏锦绣隐约猜出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可又觉得不应该。
“妈,糟子糕没吃完?”
还是一直没吃?
上次过来还是两个多月之前,天气那么热,再好的东西也会放坏。
她问着,没等到回答,自己已经动手打开了报纸。
一个个糟子糕早就“面目全非”,上面斑斑霉点,还有些部位长了长毛,跟报纸粘连在一起。(这里是作者瞎编的,作者也没见过放了两个月的鸡蛋糕什么样子,剧情需要)
苏林氏显然也没想到会这样,她记得之前的糟子糕收起来,过段时间依旧是好样儿的。
只是她忘记了,之前只有过年时候能吃上,而且糟子糕少,苏锦绣年初几就来,最多放半个月就分给了她大丫。
“哎呀,赖我,早知道就给你送去了。”
苏林氏心疼,奈何不能改变事实。
这可都是白面鸡蛋,都是好东西。
苏锦绣鼻尖泛酸,“赖我,回来晚了。”
之前觉得手里有钱了,离家不算远,一个月能来个几次。
结果忙活起来,别说一个月,今儿要不是回来有正事儿,她都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看看。
“对了妈,我这儿有个工作名额,你看咱家谁去合适?”
苏锦绣转移话题,给找工作这事儿可是大喜事,正好能让老娘亲高兴高兴。
果不其然,苏林氏眼睛亮了,“你这几个弟弟都闲着……”
“最好是女的,男的干不了。”苏锦绣截断她的话,把具体要做的事儿讲了讲,给介绍工作,自然要知根知底,你情我愿。
苏林氏更是觉得这是稀罕事儿。
她搓搓衣裳,“洗衣裳做饭看孩子都能挣钱了?”
咋能有这大好事儿呦!
给的还不少,一个月十八管顿饭。
这么好的活儿,她要是年轻个二三十岁,她都想去了。
“能,就是暂时只有一个名额,你看让谁去?”苏锦绣不好直接选,那几个弟妹对自己都还不错。
之前没有立即来娘家找人,也是因为僧多肉少,怕因为一个工作名额,让本就和谐的家乱七来。
苏林氏倒是不担心,她是家里的老祖宗,没分家,全都她说了算。
“让老四张琴媳妇跟你去。”苏林氏拍板儿,“老二媳妇她娘病了,回去伺候,老三媳妇被选上当村妇女主任了。”
“老五媳妇刚怀上,干不长就得回来坐月子,老六还没娶媳妇。”
苏林氏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也就老四媳妇合适。
张琴今年三十六,生养了三个孩子,会做饭,照顾孩子也是一把好手。
每次苏锦绣过来,也都很热络地招呼。之前苏锦绣穷,几个弟媳妇也没说看不起她。
如今有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