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次回来便发现六岁的大侄子身上丝毫没有林家人的样子,软弱、娇气、爱哭,稍有不顺,对身边的人拳打脚踢,可惜他是大伯,不好与寡居的弟妹多言,而且三弟妹经常闭门不出,两个侄子是父亲母亲在管。

但经过今日小妹一事,他不得不管了。

母亲耳根子软,不敢保证今日答应了,以后小妹、侄子一哭,又变了,只能交代于父亲,母亲听父亲的,父亲知道继续纵容下去的后果,会随时规劝母亲,也会管好两个侄子。

镇国公听儿子一席话顿时醍醐灌顶,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他这一年多在干什么。

幼子早亡,他爱屋及乌,怜惜两个孙子,对两个孙子有求必应,比当年对女儿还溺爱,这哪是对他们好啊,是害了他们,林家儿郎四岁读书习武,可是平贺的大儿子今年就六岁了,读书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要说习武了。

只要他一哭,他和夫人便什么都依他,这哪是对孙子好,分明是害了孙子,现在纠正还来得及,如果长大后真如儿子说的那般不堪用,他和夫人如何有脸面去见九泉下的儿子。

有错便承认,“平夏,为父错了,以后,我会亲自管教两个孩子,绝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

同时,林平夏也在反思在这过程中自己的缺失,“儿子身为大哥,镇国公府的世子,没照顾好弟弟留下的孩子,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是,为时不晚。”镇国公精神头突然好了许多,他一定会把两个孙子抚养成才,对得起死去的儿子,对得起林家,更对得起两个孩子。

林平夏放心了,却也没走,思虑片刻后,选择说了出来,“父亲母亲,儿子还有一件事希望父亲母亲能考虑一番?”

“你说就是了,我们听你的,镇国公府交给你,我和你母亲放心。”经此一事,镇国公更加放心把镇国公府交予长子了。

“儿子主要想与母亲说,三弟妹自从三弟走后一直郁郁寡欢,儿子也让妻子去宽慰过多次,不见成效,母亲去问问,三弟妹是否愿意再嫁?”

“你说什么?”镇国公夫人坐直身子,以为她听错了。

第101章 再嫁

林平夏料到母亲会是这个反应,早就想到了说辞,“母亲,稍安勿躁,听我慢慢说来。”

镇国公拉了一下妻子,示意她听儿子说的,镇国公夫人又坐下。

“三弟英年早逝,我们大家都很伤心,可是三弟妹今年才二十六,后面还有几十年,难道真的她为三弟守一辈子吗?”

“婉珊和平贺有两个儿子,夫死从子,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镇国公夫人说道。

镇国府三少夫人姓文,全名文婉珊,是兵部侍郎文钊的嫡幼女。

镇国公也随着点头,他从内心是赞成妻子说法的。

林平夏不急不忙的解释,“母亲,如果三弟妹和三弟是两情相悦,情深似海,我绝不会说出今日的话来,但是母亲没发现,三弟和三弟妹之间敬重有余,亲近不足,三弟妹对三弟太过于客气了吗?”

经儿子这么说,镇国公和镇国公夫人一回想,确实如此。

三儿子和三儿媳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三儿媳精通诗书,温柔大方,对儿子亦是面面俱到,三儿子是所有儿子中性情最温和的,俩人平时连丁点拌嘴都没有,不像大的两个,不和之时动手也是常有的。

所以他们也一直以为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是很好才会如此。

所有事经不起细想,现在看来,哪是感情好,分明是平淡如水啊。

镇国公突然想到了什么,好奇的问道:“平夏,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三弟妹待字闺中时有个青梅竹马的男子,名叫纪书楷,现在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也是政历二年的殿试第二名,当年母亲看中三弟妹的性情,让人上门说亲,当时还是兵部员外郎的文家怕开罪镇国公府,逼迫女儿同意这门亲事,这些母亲可知晓?”

镇国公夫人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