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人都用完了,肖政问道:“二位爱卿,觉得此物如何?”

齐靖对农业粮食方面不熟,还没意识到此物的重要性,只是说道:“好吃,还很容易吃饱。”

蔡丰却也不同,他常年与粮食打交道,定安国内,每样粮食在何地产量约是多少,在何地能种,多少粮食能养活多少人,他都了如指掌,在吃着红薯时,他就隐隐明白皇上叫他来所为何事了。

压住内心的激动,恭敬的说道:“回皇上,此物比米面类粮食更容易填饱肚子,而且口感更好,敢问皇上此物叫什么名字,从何而来,能否在定安国种植?”

“此物叫红薯,是曲修仪在一本杂书上看到后,让小舅舅从他国寻找回来试着种植的,其余的朕让曲修仪与你说。”

肖政没问曲簌为何知道红薯的,但他给曲簌编了个理由,因从他口中说出,任何人都不敢怀疑。

曲簌把有关红薯的一切都与蔡丰说了一遍,还带着蔡丰和齐靖去看了种植的地方和丰收的红薯,看过之后,俩人都沉默了。

就连齐靖这样不懂农务的人,都觉得产量是否太大了些?

蔡丰更是颤颤巍巍的指着屋内的那堆红薯,不敢相信的问道:“曲修仪,你说那么一小块地,能种出如此多的红薯?”

“是真的。”曲簌点头。

肖政也说道:“是朕亲眼看着挖出来的,还能有假。”

皇上在,当然不会用这种事情骗他,“不不不,臣是相信曲修仪的,臣只是太震撼了,臣相信,只要红薯种植推行到全国上下,定安将会更加强盛的。”

第97章 分享

心情过于激动,蔡丰已顾不得礼仪,伸手欲要拿第三个吃,曲簌连忙劝阻,“蔡大人,红薯虽味美能饱腹,但是不可多食,易引起肚子胀气不适。”

蔡丰把手收回来,拱手道:“多谢修仪小主提醒。”

该说的都说了,肖政不再多言,直接道:“齐靖蔡丰接旨。”

“臣接旨。” 齐靖和蔡丰跪下。

“红薯种植一事利国利民,朕把此事交由司农卿蔡丰负责,所需银两由户部出资,齐靖协助,望你二人通力合作,将红薯种植推广至定安国上下。”

“臣遵旨,臣等一定不负皇上所望。”二人齐道。

“平身。”肖政抬手,“蔡卿,距离明年播种时间只有五月时间,明年如何让定安上下红薯丰收,朕就全部交给你了。”

“是,司农司上下二十余人,一定能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蔡丰比肖政更加迫切地希望希望红薯能种遍定安的每个州县。这其中的原因,只有蔡丰自己最为清楚。

因为蔡丰是从贫穷村镇通过科举一步步走上来的。

他家乡土地贫瘠,粮食收成很差,甚至很多粮食、蔬菜在他家乡无法种植。他自幼便深知饥饿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村民们因为旱灾而颗粒无收,最终饿死大半的惨状。

在那场灾难中,他的祖父祖母为了让他和妹妹能够有口饭吃,不惜将自己的口粮节省下来,最终活活饿死。

这段经历让他对粮食有一种刻入骨髓的执着,就算现在家中富裕了,他也不允许家中子孙浪费粮食。

定安上下与他家乡相似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当他得知红薯可以在大部分地方种植时,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蔡丰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他都要将红薯推广到定安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哪怕需要付出再多的努力,哪怕自己已经年迈致仕的年纪,也绝不退缩。

只是具体如何种植,他还不是太清楚,曲修仪知晓,可曲修仪是后宫嫔妃,她能亲自教学吗?

蔡丰鼓起勇气问道:“皇上,播种技术需要专人指导,不知皇上打算派遣何人?”

肖政亦是想到这一点,经常把曲小七派出去显然不可能,所以他在之前就有了主意,“昭纯宫两个太监都会播种之法,朕会派他二人出宫教学,如遇不明白的,由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