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妹妹着想。”

“娘娘有什么好办法吗?”红秀担忧的问道。

一旁平日里跳脱些的红若觉得自家娘娘和红秀是当局者迷了,悄悄的举起手,“娘娘,奴婢有一办法,能解娘娘的困境。”

“你说来听听。”皇后内心没抱多大希望。

“皇后娘娘,您不想三小姐进宫,又害怕丞相和夫人给三小姐选个不好的婆家,不如求皇上赐婚啊,皇上对宁州城青年才俊的了解可比娘娘清楚多了,而且由皇上赐婚,丞相和夫人再不满也得高高兴兴的送三小姐出嫁,皇上又不会坑娘娘。”

红若的这一番话,让皇后瞬间恍然大悟。

对啊,皇上可是一国之君,他的决定无人能够违抗。只要让皇上亲自挑选一人赐婚,那么无论父母多么不满,都绝对无法插手干预,还得高高兴兴风风光光的送三妹妹出嫁。

皇上亲自赐婚,三妹妹的夫家也会顾忌皇上的面子,待三妹妹好的。

而且这样一来,皇上也能清楚地知道,她一心只想安安分分地做好这个皇后,对于其他事情并没有非分之想。

想到这里,皇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对红若赞叹道:“红若,今日多亏有你了,若不是你的提醒,我和红秀恐怕还在这死胡同里打转呢。”

红若听了皇后的夸奖,羞涩地低下头去,轻声说道:“皇后娘娘过奖了,奴婢只是头脑简单,想事情自然也比较简单罢了。”

第152章 阴差阳错

清和殿,皇后行礼起身后在一侧坐下。

皇后很少来清和殿,肖政知晓皇后来一定有重要的事,直接问道:“皇后来清和殿见朕所为何事?”

“臣妾求皇上为臣妾的妹妹赐婚。”

肖政对皇后的三妹妹有印象,明知故问,“皇后的妹妹今年应有十七八岁了,怎得还未寻人家?”

皇后也没隐瞒,“父母心高气傲,对妹妹期待过高,才耽误了妹妹。”

“皇后有合适的人选吗?”

这句话一出,皇后明白皇上是答应了,随即摇摇头,“没有,臣妾久居深宫,对哪家有合适的男子之事不甚了解,因此求到了皇上这里。”

这便是把事情交予自己了,肖政还是多问了一句,“皇后对人选有什么要求?”

“家世过得去便行,希望家风好,家里简单些,人品好,努力上进些。”皇后说出自己的要求,唯一的妹妹,皇后希望他过得轻松自在。

“好,朕有了人选,会与皇后说。”

“多谢皇上。”皇后起身行礼,“臣妾所求之事说清楚了,臣妾便不打扰皇上,臣妾告退。”

肖政没有留皇后,却是嘱咐道:“天气炎热,皇后慢些走,康禄,替朕送送皇后。”

曲簌避在后面听肖政和皇后交谈,俩人全程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完全公事公办,肖政敬重皇后,皇后对皇上更像一个老板,把皇后的分内之事做的尽善尽美,不给肖政添麻烦,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皇后。

这也是当时肖政决定封娴贵妃为皇后时,她心中没有丁点不舒服的原因,曲簌自问,她做不到现在皇后这般地步。

肖政动作很快,一日之后,人选结果送到了凤倾殿,皇上选了三个人,最终选谁让皇后做决定。

一个是现任兵部尚书的嫡次子,今年十九岁,因为祖父去世守孝,才拖到如此年纪的;一个是梁国公的第三子,也就是齐靖的三弟齐桓,今年十八岁,如今是御前三等侍卫,;最后一位是御史大夫的嫡长孙,今年也是十七岁,刚考过举人。

皇后看这三人,就知皇上是认真选的,因为这三家都是忠实的保皇党。

皇后在纠结后,选择了齐靖的三弟,梁国公有实权,而且还有齐靖在,三妹嫁与齐桓,父母再不满,不敢为难三妹夫,梁国公府人员简单,梁国公只有一个妻子,府里的三子一女皆是嫡出,到了齐桓这一辈,齐桓的两个哥哥也是只有一个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