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公主,食邑三千户,赏赐之物更是数不胜数。

公主一般要到出嫁才会有封号,大公主却在五岁便有了封号,更有甚者,定安朝公主食邑为五百到一千户,普通亲王食邑也只有一千六百户,得宠的亲王食邑才有两千户,最多不过三千户,皇上却给了大公主三千户的食邑,可以这么说,大公主只要一生不犯大罪,必定会荣华一生了。

现在,大公主成了全天下最尊贵的人之一,使得底下的一些大臣已经在看家中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如果有幸能娶到大公主,那还怕家族不兴盛吗。

甘泉宫接到这道圣旨时,娴贵妃直接喜极而泣,送走了传旨公公,娴贵妃一改往日的低调,在甘泉宫设宴,宴请阖宫妃嫔,庆祝公主大喜。

随着时间流逝,转眼到了政历八年的四月。

毓贵妃逐渐被遗忘,陆家覆灭也没人再提及,皇上闭口不谈空缺的左相之位由何人来补缺的问题,底下的大臣或许有了陆家的前车之鉴,或许是察觉了皇上废除丞相之位的心,更是无人敢提及。

肖政也在此期间设置了另一个直接辅佐他处理政务的机构,名叫内阁,内阁人员简单,主要人员只有六人,其中五人是文官,主要职责就是帮皇上处理,起草诏令,批阅奏章,出谋划策等,称内阁大学士,暂定为正五品,还有一人是内阁首铺,亦是内阁最高官员,为正三品,与六部尚书同品,现由皇城司皇城使冷炙兼任。

六人皆由皇上直接任命,不能直接管理六部,但也不受六部管理,可因冷炙的另一个身份,内阁可以监察着六部及底下官员,这样一来,不止减轻了皇上的负担,分散了右相纪鸿的权利,同时也限制了内阁的权利,以及减少内阁和六部官员之间的勾结,朝堂上的众大臣见识了肖政的手段,一时间更加小心谨慎,不敢有其它的心思。

不仅如此,肖政此次任命的内阁大学士,无一不是一心为皇上、定安办实事,且能力、品行皆出众之人,肖政此举很明确告诉所有人,他要的是忠心耿耿、德才兼备的纯臣,只要做出能做到的,无需担忧没有好的仕途。

前朝稳定,后宫也相对安稳,有小嫔妃争风吃醋,但也是无伤大雅。

经历了李修荣和毓贵妃怀孕时的折腾,孙充仪怀孕可谓是低调至极,未借过孩子争宠,未频繁请太医,除请安外不与宫中嫔妃多往来,关起门来安心养胎,每次太医请安都是一个结果:孙充仪和腹中胎儿很健康。

终于来了个健康的皇嗣,肖政高兴之下,晋从五品孙充仪为正五品婉仪。

第127章 封后

四月初七是肖政二十八岁生辰,肖政如往年一样,未曾大办,在宫中设宴,参加的人除了后宫嫔妃及皇嗣,就只有宗亲了,宴会接近尾声,康禄在肖政的示意下取来两道圣旨,底下坐着的妃嫔皆喜形于色,去岁皇上生辰便大封后宫,今日难道皇上又要大封后宫吗?

确实,她们所料不错,第一道圣旨确实是大封后宫的圣旨,晋王德妃为王贤妃,陈妃为陈淑妃,容妃为容德妃,朱昭容为朱妃,赵贵仪为赵昭仪,韩淑容为韩贵荣,赐居玉萝宫正殿,曲修仪为曲贵仪,赐居昭纯宫正殿,孙婉仪为孙修仪,除冯婉华以外的嫔妃各晋一级。

肖政此次晋位,不可谓不大方,一道圣旨便封了两个一宫主位,最高兴的莫过于孙修仪,此时的孙修仪已经怀孕八个月了,肚子高高隆起,跪下起身都需要人搀扶。她暗自思忖,照这样下去,她成为一宫主位,亲自抚养腹中孩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从六品到从四品,这放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的。

要说此次晋封最伤心的要属冯婉仪了,她已经一年没有侍寝过了,刚开始她还想不通为什么,后来经过身旁的宫女提醒,才想明白,是从她在御花园对曲贵仪挑拨离间开始,皇上就不再召幸她了,且这次晋封,独把她排除在外,以后,她怕是永远止步于此了,想到这里,冯婉华眼里的悲伤被恨意取代。

不等嫔妃们多想什么,康禄紧接着拿出第二道圣旨,说道:“娴贵妃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