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他们不让我将你带在身边,说你太小了,夜里啼哭会吵得我睡不好。可自小你就懂事,几乎很少哭闹。两岁时,就长得像年画里的娃娃,谁看了不说一句喜欢?”
“府上的长辈抱着你都不想撒手,有一回你非要爬桃树,从上面摔下来,你父亲把祁儿关起来打了一顿……”
老夫人说着说着,自己满含泪水不算,就连江程也背过身去,陈氏低着头,手中的手帕也洇湿了,一屋子气氛沉重,轻声啜泣着。
“还有后院那湖里,本种着一整片莲花,因你过敏,陈氏便命人都拔了去,种的睡莲。”
“你在江家生活了十多年,对你付诸的感情,岂能因为血缘便能割舍?齿舌尚有打架之时,更何况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这十几年来的真心做不了假。”
江知念怔然,眼眸微落,她记得祖母说的这些,字字句句都是真的。
可那只是前十五年。
再多恩情,前世那一命也抵消干净了。
如今说这些,也挽回不了死在她心中的亲情。
只能叫她更加抵触。
江老夫人再看向江知念,原先她做不来挟恩图报的事,可现在,她却只能说出这些话来,试图让江知念心软,答应留在江府。
江知念看了看祖母,又看向其他人,都是低头不语的状态。
只能叹着气道,“朱嬷嬷,劳您在松鹤院收拾一间屋子出来,这几日,我照顾祖母病好了再说。”
朱嬷嬷连声应下。
江知念则端来汤药,先哄着老夫人喝下,没多久,药效上来睡着了。
众人守在这也没了意思,临走时,江程轻声嘱咐,“知念,你且安心住下,别叫你祖母再担心了。”
江知念置若罔闻,拿着空碗出了屋子。
折柳便回新宅子收拾出来两身衣裳带回江府,她还悄声问,“小姐,当真不走了?”
江知念手中写着东西,写完后扇了扇,递交给折柳,“这个给扶光,都是我需要添置的家具,后院有两处,我想改种些栀子,这些变动只怕要个几日,真弄起来吵得头疼,就趁着这几日办好吧。”
听完这话,折柳便明了了。
只是暂住几日,过段日子,小姐还是要回去的。
小姐睡得本就不好,还是先住在松鹤院为佳。
这一次,江老夫人真动了气,病了好几日,大夫来了也只是嘱咐好生休息,江知念一开始还没弄明白,怎的日日汤药喝着,老夫人的病就是不见好?
后来回过味来,原来是祖母为了留她,总称自己这不舒服,那不痛快的。
知道祖母好些了,她便放下心来,准备回自己的新宅子去了。
她与折柳说话时,被朱嬷嬷听了去,老夫人则命她去那宅子瞧瞧,是个什么情况。
回来的人也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大小姐答应住在松鹤院起,那头就开工修葺,半点没耽误下来,老夫人又慌了,是以就又“病”得重了一些。
谁知,江知念前一日夜里还陪着祖母说话至其睡着,第二日清晨一瞧,隔壁哪里还有人?
老夫人才知,江知念这是打定主意要离开江府了。
第213章 上门“劝说”
江老夫人重病这几日,江程也时时侍疾,一大早就要上朝,回来了也歇不了多久。
江程疲惫得紧,将此都怪罪在陈氏身上,不知陈氏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害得他好苦,夜里也不再去陈氏院子,宋氏那里即将临盆,正是劳累的时候,他也不去。
就往郭氏院子里躲。
郭氏这几日红光满面的,其余两个女人心中都是有气的,给主母请过安后,郭氏宋氏一道出来。
宋氏酸言酸语两句,刺不到郭氏,反而郭氏还好心跟她解释,“老爷这些日子操心松鹤院,外头院里都是事,实在顾不上妹妹,才来了我这。”
宋氏冷哼一声,“我也就是这几日怀有身子,好在……马上卸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