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玩笑了一会儿,蒋明菀便感到有些疲惫,扬哥儿看母亲累了,也不多待,很快就退了出去。

而蒋明菀躺在榻上,看着帐子顶的花纹,想着这几日发生的事儿。

自打那回从谭家回来,她便再没听过谭家的消息,只听说大夫上了几次门,很快又不去了,也不知道唐氏和谭公子到底好没好,反正也没什么坏消息传出来。

至于那位余娘子,依旧登台唱戏,但是来看她戏的人,却比之前越发多了,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把布政使公子都迷得五迷三道的人长什么样。

蒋明菀一次都没去过,一方面是她不愿意凑这个热闹,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知道,这里头的事情不简单。

而高夫人在这段时间,也没什么动向,仿佛上次打上门去为唐氏出头,只是一场幻觉似得。

想到这儿蒋明菀皱了皱眉,也不知道这出戏到底要唱到什么时候,等自己从京里回来,广宁府又是什么情形。

**

这一路的形成还是很顺利的,几乎都按着徐中行的安排进行,不过这也要归功于徐中行精细的谋划,哪怕路上有什么万一,那也有备用计划出来兜底。

因此蒋明菀母子基本上是平平顺顺的到了京城码头。

而他们在码头上一下来,蒋家的人便在码头上等候。

看着陌生又熟悉的人,蒋明菀几乎落下泪来。

前世今生两辈子,她终于要再一次见到父亲母亲了。

**

来接蒋明菀的是蒋家的老管家蒋成,他家几辈子都是蒋家的家生子,因此对蒋家的感情也很深,见着姑太太红了眼,他也红了眼,急忙上来给蒋明菀行礼:“小的蒋成,见过姑太太。”

蒋明菀急忙让他起身:“成叔,怎么是您过来啊。”

蒋成作为蒋家的大管家,这样的事儿原本是轮不着他的。

而蒋成听了这话却只是一笑:“听闻姑太太来了,太太和老爷不知道多高兴,小人也和太太老爷们一样盼着姑太太回来,便找了老爷领了这份差事。”

蒋明菀听着这话有些感慨,蒋成这个人几十年了还是这个性子,哪怕多被蒋家人看重,他也绝不逾越半分。

也正是因为这份稳重,才越发被蒋珩看重。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蒋明菀这才上了蒋家的马车,一路往京里去了。

**

在马车上,扬哥儿还是很兴奋的,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才十岁上下,如今整整隔了□□年,他对京里的事儿,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因而看着什么都觉得好奇,听到什么都想要掀开马车帘子看一眼。

一路上就没个安静的时候。

蒋明菀索性也不理他,只是闭目养神。

最后还是扬哥儿有些憋不住了,笑着凑了上来:“母亲,这次去外祖家,我该如何行事啊?”

看着儿子笑嘻嘻的样子,蒋明菀叹了口气,但还是给儿子一一分说:“在船上的时候我和你说过一回了,这回就再和你说一遍,你外祖家,外祖和外祖母自不必说,外祖严肃一些,外祖母却十分慈和,你只要礼数周全即可,至于你两个舅舅,你大舅舅像你外祖母,为人宽厚谦和,并不难相处,至于你小舅舅……”

蒋明菀的语调顿了顿,许久才道:“你小舅舅是个跳脱的,行事也总是出人意表,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这话扬哥儿已经听过好几遍的,但是这次听了,还是忍不住琢磨:“儿子怎么觉得您评价小舅舅的话这么耳熟呢。”

蒋明菀哭笑不得,点了点儿子的脑袋:“还好意思说,就你这性子,像足了你小舅舅,你父亲在你小时候不知道多担忧,生怕你也长成了你小舅舅那样的纨绔。”

扬哥儿一下子愣住了:“小舅舅竟是个纨绔?”

蒋明菀语气一滞,知道自己失言了,她索性也不管什么,拍了一把儿子:“这是想这事儿的时候吗?他可是你的长辈!”

扬哥儿看着母亲,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