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提前使用新品后,昆城众位富贵人家纷纷跟鲜花手工皂作坊签了类似的契约。

第一批鲜花手工皂还没有制作出来,作坊就已经收入六万七千两银票。

如今,李如意建议周景晨用赚来的钱修从昆城至昌城的官道,把两地之间行车速度提快,方便两地交通、经商等。

这样,昆城周边百姓种的水果、养的鱼及土特产可以便捷的运至昌城。楚王府修路,官府和百姓都获益。(昌城见723章)

从昆城至昌城路程三百多里,其中五分之三是山路,前人开山修路,但都是土路,道路狭窄,一下雨就遍地泥泞,不能走马车,汛期有时还会发生泥石流,道路直接不通。

749 红砖大道和乡试

李如意想修平整对马车、驴车、牛车损坏小的砖路。大周只有大的方块的青砖,这种砖造价高昂,只在各大城府的主路才有,目前还没有出现红砖。

她便把造价低廉制作红砖的方子送给周景晨。

可是修路是很大的事,哪怕是红砖,至少要花二十万两银子,另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此事周景晨同意,下面的众位官员多持不同意见。

李如意为了能够说服众位官员,让周景晨派军队在一夜之间把从鲜花手工皂作坊至昆城城门的官道全部铺上了红砖。

这段路约六里,全部铺上崭新红砖,道路扩宽至五丈,能并排行驶五辆马车,由于十分平整,马车行驶的速度很快,并且哪怕是承载重物的牛车也不会把红砖压碎,比原来的土路强十倍不止。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红砖官道一下子轰动全城,百姓蜂拥而来在这条官道上行走奔跑。

事实胜于雄辩,众位官员一致同意从昆城至昌城修官道。

李如意在议事厅对众位官员道:“想要富,必修路。昌城是仅次于国都的繁华大城府,它通向蜀地、江南各大城府,那些地方地杰人灵,寻常百姓都生活富足,只要我们把红砖官道修到了昌城,楚地至昌城乃至蜀地、江南的货流时间就缩短一半。楚地的各种水果、鲜花、鱼等等都可以卖到那些地方。”

李如意在燕城时连燕王府的早堂都没有进去过,没有这么高的话语权。

而在昆城却是随时可以参加楚王府的早堂,周景晨能听见她的话,她的话语权很高。

她得到重视,自然就多给楚地出谋划策。

阳春三月,皇帝登基后第一次开科考,大周国各地举行童生试。

昆城也不例外,周景晨把科考的事交给了昆城刺史,然后把修红砖官道的事交给了几大城府的守军。他自已则去边防巡视楚军。

周勇与慕容清婉已于二月大婚。现在正是新婚燕尔,周景晨就让周勇呆在昆城陪伴慕容清婉,不用去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