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李石在厨房尝了众位厨子试做的红烧鸭腿、酱猪头肉、泡菜鱼头汤,还有手撕饼、葱油饼、猪肉泡菜馅饼,每人做一份,总共几十份,就算每份尝几口,那也是几百口。

李石摸摸鼓起的肚子,好饱,油水好多,现在没有食欲,竟然想不起晚饭要吃什么?

心情极好的李山骑马哼着小曲去巡视田地、鸡棚。

今年受到内战影响,地价很低,哪怕开春了,良田的价格也没有回涨上去。

李家不卖良田,但是良田的价值缩水自是不好。

再说鸡棚,前年买卖很好,去年下滑,今年李如意为了保守起见,鸡、猪的数量跟前年一样。

良田贬值,鸡棚产量缩水。李山的心情抑郁好久。

这几日李山得知要当爷爷,李家要有第三代,心情才好起来。

人活着,总得有个盼头,家里要添人丁,这是李家未来的希望。

李山带着对未来孙子满腔的希望悠闲的走在一望无际的麦田田埂。

北地的春天来得迟,燕城方圆百里的麦子刚种上。

春风拂过麦田,嫩绿的麦苗在风中摇曳,形成嫩绿色的麦海波浪。空气比冬天湿润,泥土青草还有淡淡粪臭气味飘散天地。

没有屎尿臭,哪有饭菜香。粪肥是良田最好的肥料。农民最爱粪肥。

以前,李山种地是在日落时(若太阳当空施肥、粪水不稀释,庄稼会被粪肥烧死),用水把粪稀释了,然后肥田。粪肥是撒在地面上。

这两年,江青云为了增加地里的收成,特别是去年看到周冰为解决燕城方圆百里之外村民吃上饭不挨饿而忧愁烦心,决心一定要想出办法。

江青云通过翻阅古今农书,总结前人种田经验,然后跟江府的佃农谈话,最终弄出积粪法肥田。

去年冬天,李山在李如意再三劝说下,再加上燕王周冰特批江青云用良田做实验,就同意了。

李山按照江青云的要求,把家里所有的粪放于良田旁边堆积积粪,经过日晒及火烧,让粪肥充分挥发出来,然后全部埋于良田地下。

粪肥是撒在地下。

今年开春,良田的地上种了麦苗,积粪法种田成果如何,再过几个月丰收时就见分晓。

倔强的跟牛一样的李山在农事上之所以能听江青云一个举人的话,没有质疑积粪法,完全是被李如意说服。李如意非常坚定的认定积粪法种田会成功。

当然,燕王周冰给予江青云很大的支持,放话哪怕实验田

颗粒无收也无妨,解决李山跟着江青云种实验田的后顾之忧。

“夏天收麦子,秋天当爷爷!”李山爽朗的笑声响彻麦田。

几十里外的燕王府,议事厅,传出几名男子爽朗的笑声。

599 又有喜事

“内战之后,南地的十几万难民逃到北地,这其中有富人有贫苦老百姓。开春之前,王爷下令今年减农税三成,邢城方圆百里的增加良田二十三万余亩、劣田十七万余亩。”

“我们北地人口稀少,耕田少,这回一下子增加人多了耕田。甚好!”

“下官去邢城那边住了几日,周边的几个县、十几个镇都去了,集市比往年繁华。”

“不知你们可曾留意,去年腊月、今年正月,燕城城门外的灾民比往年人数少很多。特别是最冷的几日,城门下已经看不到灾民。虽说去年冬天至正月没下大雪,但是也能证明村民的日子比往年好过些。”

“去年,燕城方圆百里的村民种了黄豆,卖豆的钱够买一、二百斤粮食过冬。村民不会饿死,谁会远离家乡跑到燕城来乞讨?”

“小小的黄豆竟是能让贫苦的村民熬过冬天。早知如此,下官等人该下发公文让各县农民种黄豆。”

“王大人,你别马后炮。黄豆,以前卖不出去,这两年是因为燕城作坊大量收购黄豆,燕军吃豆腐要收购黄豆。村民见黄豆需求量大,价钱还高,又不交农税,这才广种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