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交商税极少的那些大家族这回全部榜上有名,并且数额大的吓人。

一个个大家族跟炫富似的比着看谁交的多,燕城姜家独占鳌头,竟是交了六万两银子。

从六十两到六万两,整整涨了一千倍,比燕王府的商税都交的多。

偏偏燕城的百姓仍是笑话燕城姜家,“这是交了几十个黄金马桶。”

“姜家是不是换了家主,之前的那个家主是貔貅转世吧?”

有人特意把两次告示商税数额合起来,竟是高达四十六万多两白银之巨。

还有人算了一笔帐,二十万燕军一年的军饷、粮草等开销,合起来是五十万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两次告示上商税的总数额都不够养燕军一年。

军队最是消耗钱财物资。燕军人数众多,担负的使命责任也巨大,眼下自是不能裁军,可是只凭收隐商商税又不够养他们。

“我们北方万万不能像南方一样乱。”

“只有燕军才能守护北方一片土地。必须要让燕军的将土吃饱饭,让他们的家眷有生活费可用,不能寒了将土的心,不能让将土带着后顾之忧去守护边防。”

大街小巷的百姓都在谈论隐商交的税能不能解决燕军的开销。

接下来几天,第三、四轮的告示贴出来,上面写满了北方各大城府隐商所交的商税,合起来二十几万白银。

大批的官员、家族主动交商税,给百姓做了榜样,许多开小作坊的乡绅、富农也加入进来。

在南方战火纷飞时,北方的燕王府用温和的方法收隐商的商税,没有造成混乱,上下齐心协力凑齐了一百多万两白银。

隐商交商税的事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结束。

这一日,周冰特意去见江青云,夸赞道:“此次向隐商收税,表弟出谋划策当属头功!”

江青云谦虚道:“我与几位先生提了建议,关键在表哥这个决策者。”

他不屑对功劳大包大揽。当日,向隐商收商税,又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还有几位幕僚。??

至于决策者,向来非常重要。

哪怕再好的建议不被决策者采纳也没有用。

周冰大笑几声,接着问道:“今日,我的下属提出今后隔一段时间向隐商收商税,你看如何?”

“不可。”江青云收了笑容,正色道:“表哥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次能收到如此之多的商税是因为王府利用了民声造势。今后若非战争这样的非常时期,不可以此方式向隐商征收商税。”

之前他就向周冰说过类似的话,他知道实在是因为军费缺的口子太大,周冰为了养燕军不得已。

周冰狐疑道:“我记得表弟支持向隐商收商税。”

“大周可不止北方这一片土地,还有中部、南方,偌大的国土,若是只有北方的隐商要交商税,别的地方不用,表哥以为北方的隐商会像绵羊一样乖乖的服从?”

江青云声音不由自主的提高。

他很想去骂人,刚收的一百万两银子还没用掉,又想收下去,到底是谁给周冰出的馊主意?

他猜测是户部,也就户部那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官员脑袋一热干的。

户部这么清闲了吗?

“这倒也是。”周冰刚才在早堂上被几个官员说的心潮澎湃,不过,此时冷静下来,此事真不可行。

“表哥,王府刚收了百万两白银的商税,又是这般的声势浩大,那些交了商税的大家族、官员、乡绅在看着,北方的百姓也在看着,王府怎么使用这笔银子。”江青云停顿一下,朗声道:“上次听表哥说这笔银子已交于户部,由户部给各部拨付使用,那就请表哥下令户部每隔五日将花费名单用告示张贴出去。”

“你的意思是将账目对外公开?”

“不错。你向隐商收商税就是为了燕军、百姓,不是为了王府,为何不让天下人知道你做此事没有私心坦荡荡,为何不让北方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对你更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