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风大,他要是骑马,耳朵会不会被风吹掉?”

次日,红脸青年的接上的耳朵仍在脑袋上,又过了一天,换过好几回的白色棉布拆下来,露出整只耳朵,上面用线缝合的痕迹清晰还有些吓人,不过,比没有耳朵强多了。

人人瞧看红脸青年的耳朵,都想摸一摸。

“结不结实,会不会掉?”

“血肉都长在一起。不会掉。”红脸青年不厌其烦的对人们解释,“小神医嘱咐我,眼下不能用水擦洗,不能用力扯,七天之后就跟会恢复的跟以前差不多。”

“七天就能恢复。真是神医!”

“真是开眼了。断掉的耳朵也能接上。”

“你遇上了小神医,这可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红脸青年甚至被秦太妃等人召见,得到赏赐。他的同伴对此十分羡慕,恨不得断耳朵的是自已。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北地的春天姗姗来迟。

远郊离官道有一段距离的荒地,在建了一大片的作坊后,又建起一大片的石头屋子。

411 激烈暗战

几千个灾民,男女老少,都参与建设石头屋子。这里将是他们日后在燕城的家。

就在此时,十几道弹劾周莫玄强抢灾民地契、逼迫灾民签不平等契约的奏折从北地几大家族的家族报到了燕王府及朝廷。

这是周莫玄在当上督查司的司长后第一次被各大家族联手弹劾,并且惊动了满朝文武。

“请燕王奇免去周莫玄的督查司长,念在他年龄尚小,请燕王、王妃对他严加管教。”

“请朝廷剥夺周莫玄的县公爵位!”

“燕王纵儿欺压百姓,吾等请求朝廷降旨收回燕王的军权。”

所有的奏折看似针对周莫玄,其实对付的是燕王。

北地几大家族给朝廷送上收回燕王军权的借口。

除去奏折,还在民间制造舆论,煽动燕城的百姓对周莫玄、对燕王府不满,从而大大降低燕王周冰的威信。

就在北地几大家族认为阴谋得逞,准备向燕王府提出种种要求时,燕城衙门张贴了一份公告。

这份公告内容是灾民感激燕王府活命及安置之恩,主动捐献地契,燕王府已将地契转赠送给各城府县镇的烈土家眷,并让当地的衙门安排家眷抓紧时间春耕,不浪费一亩田地。

公告附有灾民的姓名、籍贯、捐献的地契亩数及赠予的烈土家眷姓名。

白纸黑字,灾民、烈土家眷都有名有姓有籍贯,容不得半点做假。

“听说县公爷自掏腰包花了几千两银子救了所有的灾民,还要把灾民都安置好了。”

“原来是灾民为了表达忠诚,把地契捐献出来。”

“我的天,近千亩地,县公爷竟将地全部送给烈土家眷。”

“县公爷默默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出银子出力,听说被几大家族弹劾了。”

“呸,去他娘的几大家族!当初燕城衙门让那些家族安置灾民,那些家族全部都拒绝,县公爷为替王爷、世子爷分忧,接收所有的灾民。现在几大家族又告县公爷!”

“是啊。那可是好几千人,吃喝拉撒住样样都得花银子。”

“听说几大家族不但给燕王上了奏折,还给朝廷上了奏折。”

“自已办不到的事,看到别人办到,就恶心的揣测,把别人往坏里想。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灾民活下来。燕城增加人口。烈土家眷多了地契。良田不会荒芜。好一个一举四得。县公爷默默无闻做了这么多事。”

“这次要不是几大家族弹劾县公爷,我们老百姓还不知道县公爷做的这些好事。”

“县公爷未成年就做下这么多的好事,燕王、王妃教导有方。”

围观公告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燕王府的人把几大家族弹劾周莫玄的事泄露出去,顿时引起所有百姓愤怒。

他们为周莫玄打抱不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