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华嘻嘻笑道:“哦,你说那个两岁的小女娃,我觉得她没有妹妹小时候好看。”拍完江青云的马屁,又拍李如意的马屁。

江青云笑道:“原来是两岁的小女娃。”

李敏寒坏笑道:“对啊。我刚才说漂亮小女娃,小女娃就是小姑娘,看把我二哥心虚的,是不是真偷偷看漂亮姑娘?”

李福康反问道:“谁看了?明明是你自已看。”

李敏寒道:“我又没有定亲事,看了就看了。”

李如意干咳两声,“四哥别逗二哥。”

四个哥哥最能闹的就是平时不吭声的李敏寒。

二哥李福康性子急,很容易中了李敏寒的“圈套”,好在李英华比较“厚道”。

李家兄妹一来,江府立刻热闹起来,这一路走来,欢声笑语,江青云都跟着笑了两回。

到了梅林,李如意提议四个少年以梅为题各做一首诗。

李敏寒嘀咕道:“早知道做诗,我就把大哥拉上了。”

李如意问道:“大哥陪嫂子挺好的,你拉大哥来干什么?”

李福康语气蔑视,“他总觉得大哥做诗不如他。哼,大哥要来了,做的诗肯定比他做的强。”

李敏寒不服气的道:“二哥,难道你做的诗就好?上次夫子说谁的诗没有意境来着?”

李福康叫道:“你!”

江青云慢悠悠问道:“你们怕作诗?”

三个少年不约而同的道:“怕。”

江青云便道:“做学问越是怕越是要迎难而上。今晚,你们每人做两首。”

“啊。”三人均是哀怨。

李福康又推了李敏寒肩膀一下,低声道:“老四,都怪你。”

李敏寒道:“我也要做两首诗好吗?”

李英华轻叹一声,“有这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做诗。”

李如意跟江青云小声道:“你以前给他们讲课,他们也这样?”四个哥哥以前做小买卖时,不是这样,怎么读书就变成这样了,真是有点二。哦,他们才十几岁,正是中二的年龄。

江青云嗯了一声。

“谢谢你。”

“不客气。”

“你送的梅花好看。”

“如意,你看哪枝好看,我摘下来。”

“天太黑,看不清,就让它们傲笑雪中。”

“你在燕城酒楼救了一个小童?”

“是。那个小童的爹姓吕,是燕军的官员,我爹的同僚。那日巧得很,我们两家都去燕城酒楼用饭。”

“吕道正,正七品下,原配多年前去世,留下嫡长子,继室夫人生有两女一儿。你救的是吕道正最小的儿子。”

“原来吕夫人是继室。那日没有看到吕大人另外三个儿女。”

“吕道正的嫡长子已娶妻,两个女儿十几岁,还未婚配。”江青云借着灯笼的光,见李家三少年在不远处的梅林中,李敏寒跟兔子一样蹦来蹦去,李英华在跟李福康打闹,高声道:“你们可曾想好诗了?”

354 新年新气象

三个少年做完七首关于梅的诗,天上飘下鹅毛大雪,李如意担忧江青云着凉,这就与三个哥哥回家。

江家大门,李福康准备赶着驴车往回走,见江青云还站在台阶上相送,挥挥手高声道:“江哥哥,明日我们再来。”

江青云朗声道:“好。明日你们来了仍是做诗,每人三首。”

李福康笑不出来了。

李敏寒在驴车里道:“我们今晚做了两首诗,明日大哥来了,他得做五首。”

“江哥哥亲自给你们讲诗,你们就偷着乐吧。”李如意靠在棉布坐垫上,“多少人羡慕你们,你们还不知足。”

“妹妹说的是。”李福康坐在外面赶驴车,大声道:“我们在做诗上比同窗都差,好好利用过年的时间让江哥哥给讲讲。”

李家四少年从去年才开始上学堂,之前从未做过诗。北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