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这才把手再次伸直,自豪地说:“没有得买,我堂姐编给我的,叫五花绳。”

“让你堂姐再做一条给你,你手上那一条给我,我给你糖。”小榆从兜里掏出一大白兔奶糖,“你有没有吃过这种糖?”

小慧点点小脑袋瓜,咽了咽口水,她只吃过几次,奶还会把奶糖泡在开水里,给她喝,“吃过。”

“你把五花绳给我,我就把奶糖给你,泡开奶糖就好像在喝牛奶一样哦,你有没有喝过牛奶?”

“没有,牛奶和它是一个味道吗?”

小榆瞬间找到了优越感,“你怎么没有喝过牛奶?我妈说我以前常常喝牛奶,比哥哥厉害,凭自已就有牛奶喝。我哥哥是乡下的泥腿子,没有一点用,喝个牛奶都要蹭我爷的份额,和我大伯母一样只会蹭家里的口粮,就像米缸里的老鼠。你该不会也是乡下来的吧?”小榆的语气有些蔑视。

小榆的话踩中了小慧的尾巴,她推了一下小榆,“我就是乡下来的怎么样?你这只城里老鼠虚得不行,还有脸在那里说别人,哼。”

小榆从地上爬起来,和小慧开始打架,拼命证明自已不是虚弱的老鼠。小慧的哥哥看见她和人打架,迅速过来帮忙。

小榆见自已要一打二,眼看就要打不过,她哭了起来。小榆的妈彭二嫂听到她的哭声,赶紧走过来,把几个孩子分开。

林映羡正教余大娘认字,等会儿怎么数票,就听到了哭声,顺着声音看过去,余大娘也看了过去,发现是自家孩子和人起矛盾了,她走过去。

小榆和小慧都觉得自已委屈,不断地抹眼泪。

三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家长们大致知道了原由,各打五十大板,就领各自的孩子离开。

彭二嫂看到黏在彭大嫂身边的小桉,不禁嘀咕:“鹌鹑生鹌鹑,看到妹妹被打都不知道去帮忙,就看着她吃亏。”

“妈,哥哥是鹌鹑吗?”小榆好奇地看向彭二嫂,说话的声音还带一点哭意。

彭大嫂听到小榆的话,脸上一僵,又不敢反驳。

彭婶听到彭二嫂在说自已的孙子,一记犀利的眼神看向彭二嫂,“一天天的,在孩子面前胡言乱语,教坏孩子。娶你进门真是家门不幸。”

彭二嫂拧了小榆的胳膊,“整天乱说话……”小榆又哭了起来。

小榆看到小慧幸灾乐祸地看着她,她立马收了哭声,绝对不能在小慧面前丢脸。

这个小插曲过后,轮到林映羡领粮票了,粮站职工问:“哪户的?”

“丙楼二门三零一号。”

粮站职工拉开木箱按类找到一个纸袋,拿出来把里面的粮票倒出来,“清点。”粮站职工会提前把粮票分好,装进纸袋里。

林映羡清点粮票,米票、面票、粗粮票,粗粮票上面不印“粗粮票”,只印“粮票”。大家去国营饭店、单位食堂吃饭用的就是粗粮票,可以凭粗粮票买白米饭和白面馒头,他们不会因为交的是粗粮票就不卖。

住进新家前,钟述岑和林映羡就经常拿面票跟人换粗粮票,一斤面票可以换一斤二两粗粮票。穷人家也喜欢这样和人换票,要是拿换来的一斤二两粗粮票可以买六斤红薯,价格还比买面粉便宜。粗粮一般是小米杂粮、高粱,还有玉米和玉米芯一起磨成的玉米面。

钟述岑租房子的时候都不开火煮饭,林映羡吃家里的,林母不收她的粮票。

米票就不能随便换了,因为去粮站买大米,要带上粮本和米票,粮站的人要在粮本上做标记,光靠米票和钱在粮站是买不到大米的。

“清点好了,没问题。”林映羡把粮本交给粮站职工。???

粮站职工翻到十二月那一页,在上面盖个章,写着“已领用”。

林映羡准备上楼时,看到一个许久不见的身影出现在眼前,钟述岑拎着藤制行李箱阔步走向林映羡。

林映羡也走向钟述岑,她迈几步路后,钟述岑就来到她身旁了。

第85章 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