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诚见林映羡和罗新维都不在客厅,他才说起严清,他不想让罗新维听见,怕到时候罗新维在他媳妇面前说些不该说的话,“当年我灰溜溜离开江城后,认真想过是谁这么恨我,前脚举报我租房子,后脚样品无故被破坏,我的工作出现严重失误。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就是严清。”

说到这里他把说话的声音降得更小,“她应该是在恨我突然不给她散货,导致她的货出不去。她恨我也正常,谁让我爽约爽得太突然,但她的货是真有问题,我不可能不跑。她现在怎么样了?”

“不知所踪。”

“怎么回事?”罗诚很意外钟述岑这个回答,他还以为严清会过得很好,因为他觉得严清很会来事,人也够狠,她的生活不会差到哪里去。

“她卖的东西出事,吃死了人。她找自已的姐姐顶罪,后面事情败露,又被哥哥大义灭亲,举报她是特务,她被公安抓起来后,我和映羡就没再听过她的消息。”

“死人了……特务……”罗诚喃喃地道。他心中震惊之余,庆幸自已及时抽身,“她这一生真够戏剧性的。其实我以前喜欢过她,后面我因为她的东西有问题,觉得她这个人有点不对劲,我又很快清醒过来。”

第245章 吆喝声

罗诚和罗新维待到傍晚,吃完晚饭后在离开。

林映羡送走两人后,对钟述岑说:“罗诚话还挺多的,什么都和你讲。”

“他喜欢和人倾诉,以前我就是他的倾诉对象之一。”

林映羡不禁笑了起来。

“他趁你和罗新维在观景台的时候,谈起严清。这么多年过去,他还记得严清。”

“研究生复试刚结束没几天,严楹书来找过我,似乎想要了解严清是怎么暴露,被人抓走的。她有些疑问没能在沈湘那里得到解答。严清虽然不知所踪,但很多人都记得她,想要探到她的消息。”

“严楹书想在你那里知道什么?”

“举报信,当年有三封举报信,三管齐下把严清暴露得彻底。她知道严勤书和大嫂的母亲有投举报信,但她不知道那封投到公安局的举报信是谁投的。所以她来问我,我跟严家有亲戚关系,她觉得我知道的内幕多一些。”

“她很精准地找到了你,你有没有说是我们投的?”

“没有,没必要让她知道。,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林映羡这几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偶尔跟舍友们出去玩,过得滋润的暑假生活。

今日她像往常那样晚起,她走出卧室,听见外面有买卖的吆喝声,观景台的窗户打开着,她听到很清楚。

出于好奇,她走到窗前,看见楼下有人在卖冰棍,卖草席、草编篮子……

在今年三月,国家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的问题,允许私人做生意,经过几个月的望风,有些人做起了小摊小贩,养家糊口。

林映羡看到卖草席的摊主是尚耕和井向上,有些意外,不过这总归是一件好事,他们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已,不用依靠家人养活。

现在社会上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群众对于干个体,自已做买卖的人有些偏见和瞧不起,觉得还是当工人更体面。楼下这些小摊小贩属于这个时代改革浪潮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林映羡听到楼下大娘买冰棍的吆喝声,“冰棍儿……奶油、水果、小豆……”她不由得心动起来,准备吃完午饭就去买一根解暑。

大中午,日头正盛,楼下的冰棍生意愈发好,刚好附近的小学放学,小学生们回家的路上看到有冰棍卖都走不动道。

林映羡带上钱包下楼买冰棍。现在公寓楼下的杨柳树被修剪的修剪,砍的砍,没有以前那样荫凉,摆摊的人都顶着一顶帽子遮阳。

买冰棍的大娘站在小推车前,大娘胸前挂着白色长围裙,把收到的钱悉数放进围裙的兜子里。她头上戴的帽子和手上戴的袖套都是白色的。小推车上放着一个白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