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更加自在。
林映羡第一次上会计课时,发现那位给大家讲课的教授是当年夜校的闻老师。闻老师讲课的风格还是一如当年,班上的同学没那么多,又是上班上课,闻老师似乎对林映羡有些印象,两堂课下来,她点林映羡回答问题不下五次。
林映羡听到闻老师说“我有个问题要提问同学们。”她就努力地想答案,怕闻老师又提问到她,然后她就被闻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不过后面再上会计课时,闻老师就没有对她特别关注了,偶尔点她起来回答一两个问题。
原本舍友们都问林映羡她和闻老师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系,闻老师为什么这么关照她。林映羡说没有特殊关系,只是以前在夜校上过闻老师的课。后面舍友们见闻老师没有再对林映羡有特殊对待,才没有继续追问她和闻老师的关系。
一日上英语课,也是小班课,英语老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有四五十岁的样子,他缓缓走进教室,从和大家打招呼开始就说英文,一句中文不讲。
他们不是英语系学生,是财政系学生,高考没有参加外语加试,有些同学还没上过英语课,懂得二十六个字母就不错了,别提开口流利讲英语,听懂英语。所以很多人听到一头雾水,只有少数学生能跟得上老师的上课节奏。
英语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是听懂英文的,他就说起了一个热议的新闻,国家以“全方位”推进经济外交,问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他就根据之前的观察,走到一位同学座位面前,请这位同学来回答问题。
英语课变成以英语为上课语言的政治课,之前每一个听懂英语老师讲话的同学都被他叫起来回答问题,有时他还会根据上一位同学回答的内容来提问下一位同学。
林映羡曾经在《参考消息》看到类似的报道,她回忆了一下报道的内容,等到英语老师叫到她时,她就用英语把自已对那篇报道的理解说出来,尽量做到用词准确不激进。
英语老师听到她的回答有些惊喜,问她是不是经常看报纸,关注时事新闻,她是怎么学习英语的。
在七十年代后期,收音机上人民广播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这门外语就是英语,还有配套的教材,林映羡就托钟述岑在首都出差时替她买一套教材,她会英语就开始有了明路。
一些不懂英语的同学在听到会英语的同学的翻译后,举手问老师能不能用中文回答他的问题,因为他们目前还不能用英语回答他的问题。
第201章 家中诡异现象
英语老师很高兴地表示这个提议好,用中文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在下课后把自已的回答翻译成英文,等下一次上课,同学们可以用英语重新回答他的问题。
两节英语课后,不少同学对英语老师感到害怕,上他的课压力很大。
207宿舍里林映羡和严颐、苏白都会英语,苏白和严颐都是因为家学渊源才会的英语。
回到宿舍后,牧和娟就和她们取经如何学习英语,在下一次上英语课如何应对老师,她说:“不想上课时坐冷板凳,听着别人讲英语,我云里雾里,要靠你们翻译,我才能听懂老师在讲什么。”
罗新维也表示要跟林映羡她们学习英语,郭萍怕最后宿舍里只有她不会英语,也说要学英语。
严颐把自已带的收音机拿出来,说:“中午的时候业余外语广播讲座会开播,你们可以听着它学习英语,我之前也会听这个广播。”
林映羡表示可以把配套教材借给她们誉抄。苏白说她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她会的肯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