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见林映羡和钟述岑也在下面,又看了一下他们自行车上的东西和小桉手上的羊奶果,“今天是出去野外玩?”
林映羡浅笑着说是。
余大娘也在窗口喊自家的孙子孙女回家吃饭,和林映羡闲聊几句。
林映羡钟述岑和孩子们一起上楼回家。
………
周二,林映羡把关于车间劳模评选的文章交给方信过目,樊书记也在方信办公室聊天。
两人看过文章后,说没有问题,让林映羡下午就回制药厂交给宣传科。
方信说:“这下车间里的工人就没有借口懈怠工作了,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也能拉近一点,彼此熟悉。不过要是让我再发现这种风气,我也不会客气。”
樊书记对方信的话也认同,“是啊,不能太惯着他们,事事都顺他们的意,这样长久下去,我们的位置也是形同虚设,地位不保。对待他们,我们要胡萝卜加大棒才行。”
林映羡说:“主任、书记,我发现车间现在存在着一个问题,不知当讲不当讲?”
方信端起茶杯,喝一口茶后,“说吧,你也是车间的领导,应该指出问题。”
林映羡徐徐说道:“我认为目前车间的人心不稳。我们脏器生化车间的工人很多是新招的,来历背景各有不同、复杂多样,他们对制药厂、车间没有什么归属感,还在一盘散沙中。
车间工人因为一次无缘劳模评选就无心工作,态度散漫,影响整个车间的生产,其实这并不正常,这不是有一点小情绪的表现,他们又不是永远不能参与评选,只是今年情况特殊,您和樊书记早已跟他们开过大会,说明情况。他们是一点亏都不想吃,好处一点都不能少。”
方信叹气,“我也有留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心中没有集体荣誉和利益,更多的是在意自已的个人利益,就算他们能参与这次劳模评选,厂里也不一定看中他们,选他们当劳模。大家都不是圣人,有点小心思,想为自已牟利很正常,只是这种为个人牟利的主义凌驾在集体主义之上,情况就不妙了,现在车间隐隐约约有这种风气。这个车间人多,彼此又不熟悉,比片剂车间难管理多了。”
“既然意识到问题,或许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应主动出击,破了现在车间的不良风气。”
方信听林映羡这么说,便问:“你是不是想到什么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林映羡回答说:“我想将这个车间劳模方案作为凝聚人心的第一步,现在劳模评先顺利结束,我们可以借鉴这个经验,进一步举办一个技术竞赛,获得头名的工人直接进到今年先进工作者评选名单中,评选名单一般又都是您和书记确定后再交到科里。”
“这是个新竞赛,厂里没有办过,大家都没有经验,我怕办不好,弄巧成拙。”樊书记听到这个建议,有些犹豫要不要举办这个竞赛。
第131章 交稿子
“如果竞赛成功,好处不止是起到凝聚人心,增强归属感的作用,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工人中挑出能力出众的人,成立一个新的技术小组,车间在药物研制方面可以更进一步。车间生产的药品种类很少,除了辅酶,其他生物产品的成本很高,车间也过度依赖研究所和沪城生化制药厂的技术。从长远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降本增效、独立自主十分重要。我们到生化车间做一个只会执行上级命令的车间领导,这样和在片剂车间没有区别,功劳也不会落在我们手里。”
林映羡循循说服方信和樊书记。
原本犹豫的樊书记被林映羡最后一句话彻底打动,他开始想到竞赛带来的好处,“劳模评选只是一阵风,奖得到手了,说不定车间风气就会恢复原状。而这个竞赛是到明年一月才截止,揭晓结果,我们可以拉长线,让工人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生产和创新上。这样做是一箭多雕。”
方信恍然道:“这也是一根可以吊着大家的胡萝卜。”
樊书记笑道:“方主任,心有灵犀啊,我也是这个想法。”
三人商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