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孙瑞踩着月色登门造访,神色极其复杂。
他听到了荀小将军和王司徒的谈话,也意识到了这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野心,若是以前,他会和王允一起怒骂岂有此理,但是现在,听完荀小将军的质问后他实在没法说朝廷没错。
“荀小将军走后,王司徒吐血而亡。”
荀晔面上毫无波澜,抬眼压迫感十足,“所以?”
“洛阳乃大汉国都,小将军也不会愿意看到这里乱成一团,老夫和朝中公卿略作商议,想要留在京城安抚百姓。”士孙瑞说明来意,“等过些日子小将军派人来接手京城我们再去颍川也不迟。”
“不必。”荀晔眯了眯眼睛,“天子去颍川由太傅亲自护送,本将军会留在京城赈灾御敌,还是说士孙大人自认为比本将军更合适留下?”
士孙瑞顿了一下,“……将军当老夫没有来过就好。”
他们倒也没有自大到那种地步。
小将军上次来京城还是个爽朗好相处的俊后生,怎的说开之后如此的咄咄逼人?
不过想想这小将军最近几年干的事情,感觉每次进京看到的才是假象。
好相处都是错觉,看他这敢颠覆天下的胆气也知道咄咄逼人更正常。
士孙大人离开司徒府后想了很多,脑子里一会儿是朝堂被庶族挤占的没有世家子的立足之地,一会儿又是如果当初荀氏没有去并州北方将会乱成什么样子。
幽州有个公孙瓒,凉州虽然军阀混战,但掌权的好歹是汉人,唯有并州,几乎已经成了外族的天下。若真有外族自并州挥师南下,连董卓入京后的所作所为都能变成小打小闹。
太史令说的不错,晋地有兴者,汉祚终矣。
第171章 西凉锦马超
*
天子上一次离京还是何进被杀、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带兵火烧皇宫诛杀宦官的时候。
侯非侯, 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这次的氛围和上次完全不同,虽然城里比上次还要乱, 但是庞大的车队全都喜气洋洋。
荀小将军果然是个大福星,京城连下了两个多月的雨,今儿竟然出太阳了。
天晴了, 雨停了, 他们感觉他们又行了。
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太阳出来雨消停那是举国欢庆~
消息灵通的城中百姓已经准备好跟着朝廷的车队一起去颍川, 临出发前得知荀小将军要留在京城主持大局, 于是又都丝滑的改变了主意。
家里好, 还是家里好, 狗不嫌家贫,他们怎么能因为京城动乱就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呢?
洛阳可是国都,天知道他们的祖辈奋斗到洛阳城中吃了多少苦,万一洛阳接下来还是国都呢?
不走了不走了, 他们要和荀小将军共进退。
正气凛然.jpg
只有一个选择的朝臣:……
过分了啊,真的过分了啊。
虽然跟着天子去颍川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看着乱了俩月的京城在荀晔抵达后第二天就能鼓乐喧天甚至还到城门欢送他们离开……
不是, 京城的百姓适应力那么强的吗?
既然那么能适应,之前要死要活是在干什么?
朝臣们心情复杂,抱怨归抱怨,他们也知道百姓为什么信不过朝廷,真要放到明面上最后理亏的还是朝廷。
算了, 就这样吧, 反正丢人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整个朝廷, 以后出门别说自己是当官的就行了。
官员及其家眷排好队出城,内圈是车队外圈是护送的军队, 出城十里还有接应的荀氏军队,务必让朝廷完整无缺的从洛阳迁到颍川。
就算朝廷是个草台班子,这个草台班子也得整整齐齐。
小皇帝依依不舍,“将军,你真的不随我们去颍川吗?”
荀小将军淡定的把小皇帝推回车里,“陛下,臣留在京城有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