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春,书院得百花齐放才有书院的样子,没见过哪家名校的师资只有一个人。
之前天气太冷施工进度慢,就算郑老爷子把信送出去也不能让人家冒着寒冬赶路,怎么着也得等到天气转暖再考虑出远门。
外面世道那么乱,没有大规模的劫匪盗贼还有小规模的强盗,路上遇到饿极了的野兽也很要命,开春后再出门比冬天出门安全的多。
算算时间,老爷子的好友学生之类的也该陆陆续续过来了吧?
这年头太不安稳,书院没有建在依山傍水的郊外,而是直接在城里圈了片地来修建,目前还没有学生,到下半年才会开始正式招生。
大门方方正正,进门正对着的是尚在建设的藏书阁,左右两边是上课用的屋舍,后面是夫子们当值的办公场所,再往后则是大片供夫子们和远道而来求学的士子居住的屋舍。
虽然没有郊外环境好,但是也颇有闹中取静的意味。
既然是书院就少不了祭拜孔夫子,孔融是孔融孔夫子是孔夫子,虽然曲阜孔氏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地位很高,但也没谁傻到把孔氏子孙当成孔老夫子本人一样尊崇。
荀晔带着诸葛瑾绕过香案直奔后面的办公场所,意料之中,郑老爷子已经准备好试卷只等能做主的州牧大人过来。
书院里没有闲杂人等,白天晚上都有兵丁巡逻,这些天要准备考试取才更是日夜重兵把守,除了出卷人本人连他们的家眷都不能出入。
郑玄等人最开始以为要被囚禁,被荀小将军唠了一会儿才明白不让他们和外界接触是什么意思。
此次考试意在为国选材,若是不小心透露了不该透露的消息那么考试便很难维持公平。
小将军用心良苦,是他们想岔了。
“先生们坐,我就是来看看书院有没有事。”荀小将军眉开眼笑的走过去,“快坐快坐,过些天考完试还要劳烦先生们批阅试卷,可不敢把先生们累着。”
如果不是亲眼见过他杀伐果断的一面,很容易就会被他表现出来的热情无害骗过去。
就算亲眼见过他杀伐果断的一面也很难不被骗过去。
比如现在,在座的几位大儒就一个比一个慈祥。
荀晔笑的开心,他才不说这是他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硬生生唠出来的好感度。
郑玄拿起书案上的那摞纸递过去,“将军,这些是我等根据将军的要求列出的题目,将军看看选择哪一份。”
半个月后便是考试,这几天要把题目定下来然后送去印刷。
聚到临淄的士子比他们预想中的多,再不定下题目可能直到考试当天试卷都印不出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