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适。

后世有夫人外交,他这里有儿子外交,用儿子来拿捏父亲完全没毛病。

荀彧不知道这小子已经想到了哪里,只是摇摇头不太赞同他亲自过去,“东郡是需要救援,不过温侯已经蓄势待发,乌程侯也随时准备出兵支援,那些南下的黑山贼还用不到你们三人一同出兵。”

“可是温侯不擅长招降。”荀晔掰着手指头给他分析,“叔父,贼首不愿降可以杀,但黑山贼中有多少被裹挟不得不落草的百姓您也清楚,那可都是壮劳力。”

荀彧抬眸,“温侯若是不擅长招降,颍川这些黄巾余孽是怎么归降的?”

荀晔:……

荀晔瘪瘪嘴,无话可说。

“不要着急,接下来需要你的地方很多,不会让你闲着。”荀彧弯弯眼睛,耐着性子解释道,“早先说过颍川是四战之地,即便我们不主动惹事,周围四面八方也都会对颍川造成威胁。远的不说,你难道没有发现陈王最近安静的有些不正常?”

“确实好长时间没听到陈国的动静了。”荀晔若有所思,“我刚被任命为颍川太守的时候时常有陈国探子过来打探消息,最近从陈国来的流民更多,陈王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陈王肯定在攒大活儿。

颍川四面八方都是敌,东边陈国静悄悄,南边南阳也好长时间都没有动作,这正常吗?

荀小将军危机感上来也不想去东郡当救世主了,他得坐镇颍川当那块哪儿需要往哪儿搬的砖。

荀彧送走斗志昂扬的大侄子,再次无奈叹气。傻小子时不时便大显神通,显完神通没一会儿又变回顾头不顾尾的少年郎,这让家里怎么放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赵匡胤静悄悄跟着好大儿飘走,回到没有闲杂人等的书房才闪亮登场,“阿牞。”

荀晔看到久违的阿飘爹眼睛一亮,“义父!”

赵大陛下笑呵呵落到地面上,“你叔刚才的眼神在说‘这哪能独当一面,分明是四面漏风’。”

荀晔刚想和阿飘爹分享最近的成果,听到这话立刻收起笑容板起脸反驳道,“胡说,本将军乃是公认的天纵之才,当今陛下实名认证,不掺半点水分的那种。什么四面漏风?本将军挡的严严实实,一点儿风都漏不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