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买了?哪里卖了?

没有的事嘛。

小将军先前赠他的那两本《礼经》他翻阅过了,两本一模一样完全看不出分别,他这几天只舍得翻一本,另一本则收藏起来当宝贝。

这书本太过精美,他看之前都得沐浴焚香才感觉对得起那么精致的书。

儒家三礼有《周礼》《礼经》《礼记》,《周礼》列为经而属于礼,《礼记》是对《礼经》的补充,士人习《礼》需三礼兼通。

但是三部书加起来卷数颇多,不说三部书,就单说一部《礼记》。

《礼记》字数将近十万,写在竹简上要用三千多片,一卷竹简二十到五十片竹简,《礼记》四十六篇全部抄录下来要用一百多卷竹简。

一百多卷竹简,出门都得用车拉。

那还只是三礼中的一部。

他手上的《礼经》的字数只有《礼记》的一半,如果把《礼记》也印成书,拿到手上也只是两本《礼经》加起来的厚度而已。

小将军这里的书本轻薄易于携带,不用的时候塞进书囊就能带走,别说只有一本书,就是三礼加起来也沉不哪儿去。

神仙的好东西就是方便,他看了会心动,他们家主公亲自过来估计也会重金相求。

没有读书人能扛得住这个诱惑,如若书肆贩卖的是这种书籍,不管定价多高他都会买。

没钱的就继续用笨重的竹简,他有钱就要用更好的。

荀晔当然知道纸质书在这连写字用纸都没能普及的年代有多抢手,不抢手他还怎么用纸质书来换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