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的错过,最重要的是把握住眼前。
荀小将军找出下午听官员汇报情况时简单列出来的物资单子,招呼他们家二凤爹一起研究,“城中存粮不多,供养城中兵丁足够,再加上并州派来的援兵就只能支撑到过年。”
李二陛下落到旁边坐下,“算上今秋的税收。”
如今已是七月,再过俩月就是秋收,今年颍川没有灾荒也没经受太多战乱,就是背井离乡的本地人有点多,总的来说收成不会差。
这里是人口过百万的大郡,迁出的部分再多也不至于让留守人口少成并州那样。
只要有人,恢复生产只是时间问题。
并州那么乱他们都能让百姓安心种田,豫州的条件比并州好的多,只要有足够强大的兵力震慑宵小其他都不是大问题。
荀晔抬头,“爹,现在的问题就是没兵也没钱。”
养兵烧钱,大老远的从并州运粮回来也不现实。
从来都是中原出粮草支援边地作战,什么时候见过边地出粮草支援中原打仗?
抄家致富也要有个章程,他现在还没想好怎么抄。
阿飘爹准备的资料他已经抄录完毕,他不回并州的话只送资料回去不好解释,为今之计只能先让颍阴的工匠试试,做出成果后再和并州分享。
文化人多的地方适合卖书,等城里的工匠将造纸术和印刷术琢磨的差不多了就可以高价收割世家大族。
没有意外的话,这法子来钱的速度估计能赶上正经税收。
李二陛下啧了一声,“刚才在外面还挺机灵,怎么这会儿又不开窍了?”
既然已经决定留在颍阴就不能光看现有的库存,税收耕种是最基本的,往来商贾也要考虑进去。
中原腹地人来人往,富比王侯的商贾遍地都是,就算他们不开口那些投机牟利商贾也会自己送上门。
没钱不是大问题,只要亮出名号有的是人主动来送钱。
不要觉得留在颍川会举步维艰,这么说吧,在汝南袁氏被董卓族灭、荀氏荀爽位至三公并雄踞一州的情况下,他们荀小将军在天下人眼里的抢手程度不比袁绍袁术兄弟俩差。
抄家是下下策,让心里有鬼的家伙主动掏钱更适合他们。
当然,也可以两边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