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岁起,她一个人漂泊于世,时至今日,大约已经过去十个年头。

十年来孤苦无依,却从未放弃过报仇的决心,让她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跨过了所有的劫难。

此刻,灵魂归位,一切都圆满了。

她重新拥有了血脉至亲,身边有爱人相伴,此生再也不会觉得孤单。

“像你,也像我。”

景华琰陪伴在母子身边,心中的幸福感同样满溢。

“他是我们两个的骨血。”

姜云冉伸手,在孩子的鼻尖点了一下,就听到他小声哼了一声。

还挺娇气的。

“陛下,孩子起好名字了吗?”

景华琰帮儿子顺了顺炸毛的胎发,说:“起好了。”

“经与宗人府、钦天监与礼部议论,最终定名为景明昱。”

姜云冉重复了这三个字:“哪个玉?”

“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取光明之意。”

姜云冉低下头,看着酣睡的儿子,温柔笑了起来。

“小明昱,你有名字了。”

小孩子生下来,一天一个样子。

起初还是红彤彤,皱巴巴的模样,等到姜云冉出月子,二皇子已经是个粉雕玉琢的漂亮娃娃了。

因为生得好看,宫里祖辈们,还未出宫的叔叔姑姑们,整日里都要来飞鸾宫看他,弄得这孩子一点都不怕生,即便飞鸾宫里人来人往,他也踏踏实实睡他的大觉。

两岁半的大公主也天天往飞鸾宫跑,还跟姜云冉发愁:“母妃,弟弟这么小,什么时候能跟我玩?”

姜云冉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等你比八仙桌高了,弟弟就能同你玩了。”

小丫头仰头看了看庞然大物,唉声叹气:“哎呦呦。”

景华琰正巧回宫,听见她叹气,便把她抱起来。

“你看,这不就高了?”

景明舒就又高兴起来,没心没肺:“好!明天就跟弟弟玩。”

这傻兮兮的样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随着飞鸾宫的热闹而来的,是朝堂上的热闹。

自从姜云冉诞育二皇子后,朝堂上立后的呼声就一日比一日强烈。

等二皇子满月之后,终于有朝臣上书,请立皇贵妃为皇后。

上书的折子并未被立即批复,凌烟阁不敢擅专,甚至没有拟批条,原封不动送到了知不足斋。

十日后,又有朝臣上书,奏请陛下册封皇贵妃为皇后。

依旧留中不发。

又十日,这一次,姚文周在朝堂之上恳请,言辞恳切,态度坚定。

“陛下,皇贵妃娘娘育皇嗣,理宫事,匡扶国祚,平乱有功,可堪大任。陛下登基日久,后位空缺七载,老臣今恳请陛下,册封皇贵妃娘娘为皇后,以主位中宫,母仪天下。”

这一番言辞,全是溢美之词,把姜云冉的种种功绩简单阐述,是为让百姓知晓。

朝堂之中,自有三请三辞的旧例。

到今日,便是第三次陈请。

景华琰面上笑容和煦,他居高临下坐在龙椅上,那双深邃的眉眼在满朝文武身上一一扫过。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朝臣皆躬身行礼:“臣等恳请陛下,册封皇贵妃娘娘为皇后,以主位中宫,母仪天下。”

那声势山呼海啸,是姜云冉日积月累的民心。

景华琰大笑一声,难得喜形于色。

“好!”

景华琰道:“传朕口谕,尊太后娘娘慈谕,今册封皇贵妃姜云冉为皇后,宗人府、钦天监、礼部等,即刻操办封后大典。”

随着圣旨下达,宫中立即热闹起来。

此刻姜云冉正坐在雅室里,同穆尚宫议论今年春日的宫女份例。

喜讯传到飞鸾宫,姜云冉也只是愣了一下,随即便轻笑起来。

早春的阳光落在她精致的眉眼上,璀璨明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