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仁慧太后不由红了眼眶。

孟熙嫔早就已经泪流满面。

“端嫔说想同二皇子合葬在一起,她没能照顾好孩子,心里很是愧疚。”

即便吴岁晚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走到这个地步,害人害己,一尸两命,但谁能保证自己一生都没犯过错呢?

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就连姜云冉自己,有时候都会悔恨年少时的天真。

可恶的人并非吴岁晚,而是幕后之人,是鼓动她的柔羽。

所以姜云冉也想给吴岁晚一个体面的结局。

听到这里,仁慧太后也不由老泪纵横。

她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眼眸中有明显的悲伤情绪。

景华琰看向她,声音都柔和几分:“母后,此处有儿子在,您不如回去歇歇吧。”

仁慧太后摇了摇头,她哽咽地道:“无事,无事,只是想起你六弟了。”

景华琰抿了一下嘴唇,重新看向姜云冉。

“慕容昭仪,贵嫔、熙嫔你今日做的很好,当重赏。”

说到这里,景华琰没有继续追问今日的细节,他直接了当下旨。

“吴端嫔难产血崩,重病崩逝,诞育皇嗣有功,暂按妃礼安排丧仪,与二皇子一同祭奠。”

“宫中诸妃不便操办丧仪,吴端嫔的丧仪暂由慕容昭仪和姜贵嫔一起操办,另外宗人府左宗正恭郡王和永顺公主,礼部左侍郎莫鸿维作为主臣,协同处理丧仪。”

景华琰话音落下,众人皆跪地行礼:“陛下节哀。”

景华琰叹了口气,他依旧面色沉寂,语气冷淡,但若仔细看去,尚留有一丝温情。

“吴端嫔入宫五载,忠孝两全,恭顺谨谦,今因诞育皇嗣难产崩逝,朕心甚痛,前朝后宫,必办好吴端嫔丧仪,不容任何怠慢。”

吩咐完差事,景华琰先送仁慧太后离开,然后道:“你们今日也都辛苦,暂且先由尚宫局和宗人府处置,明日再行操办。”

众人起身,恭送景华琰离开。

姜云冉注意到,彭逾悄无声息带走了岑医正和两名女医,另外柔羽的尸体和永福宫其他大宫女,都被带离。

一瞬间,原本热闹的永福宫就安静下来。

孟熙嫔看向姜云冉两人,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早上还跟我说话,现在人就走了。”

她面容苍白,神情哀婉,又有些说不出的怅然。

“这一辈子,可真快。”

第122章 【二+三更】云冉,你能一直陪着我,走到最后吗?

元徽五年, 长信宫震荡频繁。

且不提五月便薨逝的阮婕妤,自腊月以来,已经接连殁了两位宫妃并一位小皇子。

本来因大捷和年关而热闹的长信宫, 重新陷入寂静之中, 宫人们行走其中皆不敢声张, 生怕惹了贵人不快。

除安奉殿外,宫中各处已经开始为新年准备, 所有宫灯都换上了水红灯罩,游廊处也都挂上了吉祥如意结, 在这一片肃杀中多了一抹亮色。

安奉殿中佛道僧人一起做法事,念经声与同哭声交相呼应,白幡翻飞, 香灰随着冷风飞跃而起, 打着旋逃出长信宫的高墙。

吴端嫔新丧第二日,景华琰特别恩泽,准吴家亲眷入宫为吴端嫔守灵。

新丧第三日, 经礼部和宗人府上请,拟定吴端嫔谥号为裕, 追封为正二品裕妃, 于头七祭奠之后,至北郊帝陵安化殿停灵。

与之前一样,待帝陵选定地址之后,便会着手修建妃园寝。

介时, 这些老熟人们才能安葬。

时光如水, 岁月如歌。

长信宫的岁月漫长, 却又仿佛眨眼而逝。

在忙碌之间,一晃神便到了小年节庆前两日。

这一日, 姜云冉刚从安奉殿回来,小柳公公便登了门。

“娘娘,陛下宣召。”

姜云冉一身素色袄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