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神,马车便在麒麟巷前停下了。

梁三泰的嗓音响起:“老爷,到了。”

景华琰整了整衣衫,帮姜云冉系好斗篷,道:“外面冷,你把手炉带上。”

姜云冉颔首,等他下了马车,自己才跟着下来。

景华琰扶着她的手,把她带到自己的身边。

方才在马车上,虽然身处闹世,却偏安一隅。

现在走出马车,才发现热闹是这样近,来去匆匆的行人、商贾和游客交织在这一方市坊中,川流不息,繁荣不止。

姜云冉已经许久没见过这么多人了,宫中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对人间有错觉。

她甚至都要记不清,上一次在市坊中行走,是什么感受了。

但她可以肯定,那时候,她从不觉得外面热闹嘈杂。

景华琰握住她的手,带着她踏入整个大楚的繁荣地。

这里的商铺都是两层,转角处的几家大店甚至还有三层,从大开的门口看进去,各色物品摆放整齐,客人们闲逛挑选,络绎不绝。

两人走了几步,姜云冉的心神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

她的脚步越来越慢,最后甚至都挪不动了。

景华琰见她停下,转头看去,就看到她在仔细看一匹布。

“怎么?喜欢就买下。”

姜云冉却没有开口。

她看得很认真,认真到小二娘快步而出,问她:“客人可喜欢?这是咱们新进的织染缎子,颜色比以前要鲜艳,整个麒麟巷,只咱们如意坊才有。”

姜云冉听到这话,拽了一下景华琰的手。

她指着上面色彩鲜艳的花朵,道:“老爷,这缎子应该用了新的织染技法,以前是不会有这么鲜明的鹅黄的。”

“好厉害啊,不过三五月,就又有新花样了。”

对于自己的老本行,姜云冉倒是很上心。

景华琰见她满眼惊喜,不由也笑了:“你倒是真喜欢针线。”

姜云冉回望他,认真说:“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不熟悉布匹,是当不好绣娘的。”

今日天阴。

乌云遮蔽,冷风呼啸,更显冬日寒冷。

姜云冉身上的披风里面有一层貂绒,外面则是厚实遮风的妆花绒缎,风帽在头上那么一遮,衬得她脸儿只有巴掌大。

远山眉,飞凤眸,花瓣唇。

她身量高挑,腰背笔直,仪态优雅万方,无论如何看,都是精致秀丽的大家夫人。

可她那双眸子里,却只有璀璨的星光和坚定的意念。

她这样说着话的时候,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灿烂光芒,景华琰忽然意识到,那是热爱和专注。

因为热爱,所以才格外认真。

所以看到新鲜的布料会那样高兴和欢喜。

这种眼神,景华琰从未在她望向自己时见过。

年轻的皇帝陛下呼吸一滞,不过悬停片刻,便重新展露笑颜。

“夫人真是厉害,”他重新牵起她的手,让小柳子去买布,两人继续前行,“你喜欢,就买回去研究,看看究竟是什么模样。”

姜云冉愣了一下,随即就谢恩:“谢老爷。”

麒麟巷的人很多,不仅有商人和游客,经常还会有加载货物的马车和独轮车在街巷里穿行,越往里去,行走越要小心。

景华琰把姜云冉护在一侧,好让她专心赏景。

“看好脚下。”

景华琰细心提醒。

姜云冉被他握着手,并不觉得前路难走。

“老爷之前喜欢去哪家逛?咱们也去看看可好?老爷定知道哪里好玩。”

景华琰回忆了一番,说:“今岁繁忙,只出来过两次,之前倒是很喜欢逛书社和米铺。”

正巧手边有一家米铺,姜云冉便捏了一下景华琰的手,拉着他走进去探看。

店小二忙上前:“两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