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冉说完,也不去管徐德妃的反应,她直接便行礼准备离开。
她刚一转身,徐德妃却开了口。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敌人。”
“不是我的朋友,就只能是我的敌人。”
第73章 此等病症,可能会伤及小主的子嗣。【一更】
之后几日, 宫中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波涛暗涌。
其一便是边关战事。
因战事吃紧,景华琰并未直接下旨临阵换将, 反而把一直驻守西京大营的徐如晦调往乌城, 顶替徐丰年成为副将。
另外下旨命忠义伯自省, 边关诸事暂由徐如晦主持。
徐如晦是徐德妃的长兄,是忠义伯徐闯的嫡长子, 自幼能文能武,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这是险棋, 却是景华琰的远见卓识。
徐如晦是徐氏嫡系,忠义军自然领命听从,不敢违逆, 而戍边军也因之前城破一事心有忧虑, 竟是皆听从了徐如晦的指挥。
无论如何,现在的乌城竟是上下一心。
徐如晦一到乌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 不过三日便出城主动出击,把鞑靼虎头营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事顺遂, 后宫前朝的气氛陡然一松, 压抑了两月的徐德妃也因康复而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依旧还是过去那般高高在上。
相对的,周宜妃的锦绣宫、阮宝林的长春宫皆寂寥无声,宫人们悄无声息, 根本不敢惹怒娘娘们。
毕竟, 徐氏有徐如晦力挽狂澜, 周家却无得用之人。而阮宝林,则是她自己作孽, 怪不得旁人。
抛开这些不谈,皇帝陛下的脸上也偶有笑容,乾元殿也多了几分欢笑声。
最近几日,姜云冉挂红,一直未往乾元宫去。
重新在御前露脸的是姚贵妃、梅昭仪、苏宝林和孟才人,东西六宫一时间又重新恢复了热闹。
然而整个长信宫的喜气洋洋,却波及不到听雪宫。
姜云冉年少时受了些罪,以至于后来年长初来月事,总是腹痛头晕,赵庭芳离开清州之前,给她调养过些许时候,后来分开,姜云冉便不愿吃药。
怠惰之后,慢慢的月事疼痛卷土重来,这一次也不知为何,姜云冉的疼痛剧烈,几乎难以起身。
青黛看她面色苍白,嘴唇哆嗦,心里有些焦急。
“小主,可要请赵医正过宫看诊?”
最近皇贵太妃的腰痛之症犯了,赵庭芳一直在敬安宫侍奉她,无暇旁顾。
姜云冉想了想,道:“不用,你拿了听雪宫的牌子,去太医院请一名太医回来便是。”
不多时,一名年轻的女医便快步而来。
她瞧着比赵庭芳大了几岁,未及而立,应该是太医院治疗妇科极为出色的钱医正。
钱医正先给她行礼,然后才开始请脉。
听了大约一刻,钱医正又仔细端详她的面容,最终踟蹰着松开了手,并未立即开口。
见她如此,姜云冉心中忽然有些忐忑。
“钱医正,我这是如何了?”
青黛请钱医正落座,钱医正才沉吟开口:“姜小主,您之前的平安脉都是赵医正请的,来之前臣已经瞧过,并无异常。”
“但方才观小主脉相,发现并非如此。”
姜云冉心中微沉,她见钱医正有些犹豫,便道:“钱医正,有什么话你直说便是,我能担得住。”
钱医正道:“并非赵医正学艺不精,因她一直都是在小主平日请脉,未曾看过小主月事时的脉相,故而有所疏漏。”
她倒是很中肯,并未趁机打压同僚。
“小主年少时可曾遇到过饥荒?”
饥荒并未遇到,但姜云冉却实实在在被阮家囚禁十数日,险些饿死在阮家的柴房里。
姜云冉道:“的确曾遇到。”
钱医正抬眸看了一下青黛,见姜云冉并未让青黛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