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如多绣一条帕子划算了,便不再去出摊了。

梁夫郎一听心里略平衡了一点,热情道:“你们要多少豆腐啊?”

做豆腐的也是到年二十八就不推磨了,所以这两天囤豆腐的也是不少,李乐容家因为家底都拿给莫三娘做酬金了,所以换得不多,只要五斤,今天吃一点,过年的时候弄个菜就行了。

柳鱼订了十斤,是丛春花交代他的,留着做冻豆腐吃,说是跟直接吃豆腐口味不一样。

两人交了定钱回去,李乐容气道:“瞧他一听说咱们青团生意做不下去了,那高兴的样子,瞧着跟幸灾乐祸似地!”

李乐容于感情上神经大条,对这些家长里短倒是敏感得很,看他气鼓鼓的样子,柳鱼不由笑了,哄他道:“日子好坏,我们自己知晓便是。你看,他越觉我们过得不好,对我们反倒越友善了。”

那可不是,刚刚梁夫郎还热情地叫他们打点豆浆再走呢,以往可是没有过得,不过他和柳鱼哥哥不想欠人情,便没要。

李乐容瘪着嘴,还老大不高兴,“我就气他那样儿!”

对于梁夫郎那点小九九,柳鱼大概也能猜到,一开始无非是柳鱼做了几日的凉粉生意碍了他卖豆腐,毕竟村里人节俭,一天若是买了这样肯定不会再买另一样的。后来柳鱼卖青团赚钱又抢了他这个带着手艺嫁过来能为婆家抓钱的风头,他心里大概就有些不满。

不过,只要他不生事,不撕破脸皮,乡里乡亲的稀里糊涂的处着便是。

第51章

柳鱼回家,氛围便轻松了,丛春花早已把他们的早饭又热了一热。吃过饭后,三人背着背篓、提着篮子去赶集。

这是年前乡村里的最后一个大集了,颇有年味儿,比平常出摊的摊位多,丛春花挑拣着,看着价钱合适的年货就先在这里买了,稍贵一些的就等二十七去县城赶年集的时候再买。

这要置办的年货算起来其实还挺多的,做年夜饭的这些菜啊肉啊的就不说了,单家里各个门上要贴得福字和对联就得不少钱呢。

往年家中没钱,丛春花为了省钱应付应付也就完了,今年家里不仅人多了,日子还过好了,这方面可就不能省钱了,得讲究一点。

有钱了,谁不想过个喜庆年呢。

这个年是狗年,所以集上窗花剪狗的比较多,柳鱼本是跟丛春花提议买了红宣纸回家他们自己剪的。

他和奶奶都会绣花,剪窗花不是什么难事。可在看了集市上一张竖着耳朵的憨狗趴在地上扬着笑脸,身子顶着一个福字,嘴里叼着一个旺字后,柳鱼憋着笑,跟丛春花说:“娘,我们买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