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东西,所以午餐根本没有胃口吧...说不定饿一点过来会好很多,至少也有普通餐厅的水准。”离开的时候,林千秋也只能这样安慰南云凉介,毕竟是南云凉介安排的店嘛。
一顿没滋没味的午餐之后,下午林千秋就不怎么想吃东西了,开始着力逛那些卖京都手工艺品的店。这方面踩雷的可能性就低很多了,相较于大家对京都料理的‘心照不宣’,京都工艺品就是‘交口称赞’‘盛名在外’了。
林千秋甚至主要不是自己买,而是要给亲友带伴手礼...她不是那种普通旅行就带一个小点心、小零食的人,是那种既然带礼物至少得值得一个包装的那种。
“...细工花簪就是这样制作的啊,比我想象的的要简单一些。我的意思是,在熟练后就很容易了...虽然大家都说‘熟能生巧’,但一个技能的熟练和另一个技能的熟练,也是不同的吧?”走出花簪店后,林千秋才能对南云凉介说这些话。刚刚她买了两支花簪,是准备回去后送人的。
日本古装剧,或者现代做传统打扮的女孩,经常会佩戴一种绢布做花的簪子(往往带穗子,穗子也是绢布做的),就是所谓的细工花簪。这种簪子没有华夏的绒花、通草、绢花那么耐看,但通过精致的配色,以及颇为独特的和式风情,也能说是一种不错的工艺品了。
然而林千秋真的没想到这种细工花簪工艺那么简单,它就是要把各种颜色的绢布剪城指尖那样大小的小方片,然后用镊子对角叠三角形,一般叠三次正好一朵花就是由很多这样的‘三角’组成的,包括柳条一样的穗子也是。
至于说复杂的颜色搭配,则一般是叠第二次后,和别的颜色的三角合并,然后一起叠第三次。
这种基础的‘三角’就是通过不同颜色的三角合并一起叠,然后弄出来的。不管之后靠这些‘三角’弄出了多么复杂的花样,基础都是这样,最后不过是用胶水黏在一起而已!
虽然用镊子要做到又好又快,需要一些练习,但正如林千秋说的那样,熟能生巧和熟能生巧也是不一样的。好比她上辈子学过的《卖油翁》,卖油翁的技巧乍一看唬人,会觉得作者‘熟能生巧’的道理非常立得住。然而实际有经验的就知道,其实联系一段时间只要不是天生手抖的,都能学会!
而作为反面例子,就是《卖油翁》里的那位神射手...他可是非常愿望了!要有那样的射术,其勤学苦练的程度绝对不是葫芦倒油可比的!更何况,这方面吃天分,多数人再勤学苦练其实都当不了神射手。
南云凉介意外于林千秋对‘细工花簪’工艺的挑剔,他哪里知道,林千秋上辈子那会儿,华夏簪娘们卷的不像话!接触过这些的林千秋总是忍不住对比,就觉得做细工花簪的那位匠人(也不知道是传了几代了,都是做这个的),其技艺实在对不起东西的价格。
没错,重点还是工艺对不起价格!如果是很便宜的小手工艺品,林千秋才不会有这种感慨呢!因为细工花簪卖的很贵,林千秋觉得工艺太简单了,两者不相符。有一种随便一个人来学徒,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掌握的感觉,才忍不住说的。
看到这些细工花簪的高价,还有制作细工花簪的匠人受到的推崇,林千秋简直要为上辈子那些卷生卷死的簪娘一大哭了!
因为细工花簪的工艺如此平平无奇,却还能卖高价,之后在腰带店里挑选精美的和服腰带时,就算价格夸张,林千秋也能眼睛也不眨了不管怎么说,京都制作和服腰带如‘西阵锦’之类,确实费时费力,这一点同样有很多美丽织物的华夏人是很能理解的。
京都的和服腰带是很有名的,林千秋就算对和服兴趣不大,也愿意给林美惠买一条,毕竟林美惠还是挺喜欢和服的。所以这个时候看到有专卖和服腰带的店,才想到来挑选一条。然后就发现,一条腰带的价钱赶得上一件和服本体了,还不是普普通通的和服,而是足以和这样华美腰带一起搭配的高档和服!
“...是南云先生啊?真没想到这个季节能在京都见到您。”在林千秋挑选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