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征,令太子监国,六部宰相和太傅等人从旁协助。
当天点了兵,往施晏微的住处去瞧她,温声宽慰她,让她莫要忧心。
不知怎的,他这回出征,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少不得去握他的手,“二郎可定要平平安安地回来,阿奴对军务和国事都还不甚熟稔,尚不足以支撑起赵国。”
难得一回从她嘴里听到关心的话,宋珩重重点头,“我会的。”
话毕,抱起她往屋里进。
这人怎的这时候还记着那挡子事。施晏微无可奈何,只能由着他去。
卯时未至,宋珩便又精神饱满地起身,怕吵醒她,往外间洗漱,披了甲胄,匆匆离开。
施晏微在他离开后跟着起身,没能见上他一面,登上城楼目送军队走远。
【??作者有话说】
大家,唐朝对岳母的称呼。
啊啊啊啊,应该还有一点,写不及了,宝汁们明天来看下章,没多少字了
91 ? 番外四
◎全文完◎
宋珩走后, 无人时时来施晏微这处黏着她,清净之余,却也不免有几分冷清。
杨筠得空时, 隔三差五也会来此处陪着她住上一晚, 二人同床而卧,想起阿耶,也会好奇地问她一些有关于她和阿耶的故事。
她与宋珩的过往,早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 平心而论, 这十多年来,他对她的确无有不从、百依百顺,她心中虽不曾原谅过他,却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怨恨他了。
何况在杨筠心中, 她和宋珩便是她的阿娘阿耶,故而这么多年来,施晏微从未同她说过她并非是他们亲生女儿的话。
施晏微只拣宋珩对她的心思和态度说, 却是不提她自己的, “我与你阿耶初识时, 还是在北都太原,你阿耶那时候是名震天下的河东节度使,朝廷也对他忌惮三分,那时候阿娘在你阿耶府上做客, 渐渐地与你阿耶有了交集,而后便被你阿耶瞧上。”
五岁前在汴州和宣州的事,杨筠通通都不记得了, 在阿耶的口中, 她是在宣州出生的, 她出生后的那四年里,阿耶远在洛阳,是舅翁和令仪阿姨陪在她与阿娘的身边。
“后来是阿耶惹了阿娘不开心,阿娘怀着珍珍离开了阿耶吗?”杨筠原本是平躺着的,说到这里时,不由侧过身,看向身旁的阿娘,“阿耶说,他当时哄了阿娘许久,阿娘才愿意同他回到洛阳,当了他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