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阿娘也很为你感到骄傲。”宋珩说完,还不忘眼神示意施晏微为他的话作证一番。
施晏微稍稍抬首对上他的眸子,旋即会意,笑了笑,温声道:“珍珍做的很好,有你在宫中,我很放心。”
杨筠听她也这样说,没有多想,便说起宋明廷来,“阿弟也很想阿娘,但因天色已晚,明日又要负责朝会上的一应事宜,不便与我一道前来,特意托我向阿娘问安;等过两日忙完手上的事,他还要来瞧阿娘的。”
话毕,命人去取了小火炉、铜釜和牛乳、茶叶、砂糖等物来,烹牛乳茶与施晏微和宋珩二人吃。
杨筠坐在月牙凳上,将赤色的砂糖放进釜中炒化,含笑说道:“这样的吃法还是阿娘教给珍珍的。珍珍一直都记得,这回也换珍珍做给阿娘吃可好?”
此间还不曾培育出红茶,施晏微当初煮奶茶时,也只能用绿茶代替,不过好在那砂糖是红色的,牛乳茶做出的颜色和口味都大差不差。
宋珩沾一双儿女的光,也曾有幸喝过这样的牛乳茶,他本不爱吃甜的,但因是施晏微亲手烹制的,只觉比这世上的任何名茶煮出的茶汤都要好喝十倍百倍。
凝视施晏微良久,转而将目光落在杨筠身上,温声说道:“沾你阿娘的光,今日阿耶有口福了。”
杨筠将茶叶倒进炒成膏体的砂糖中,翻炒一会儿,加入牛乳,沸腾后,舀出浮在表面的奶皮和奶泡,盛进碗里。
宋珩很是捧场,一连吃了两碗,直夸杨筠手巧,烹的好喝,哄得杨筠高高兴兴的。
杨筠脸上笑盈盈的,施晏微也跟着浅笑起来,轻松愉悦。
宋珩仔细观察着她们母女俩,见她二人心情不错,便又直勾勾地去看施晏微,真心实意地夸赞她道:“音娘生了一双巧手,又有这样的玲珑心思,制出这许多前所未见的吃食来,不去开个糕点和甜饮铺子,着实是屈才了。”
开铺子。施晏微自是这样想过,从前在汴州时,她也曾打理过沈镜安名下的铺子,那些不怎么挣钱的,有两间她也换成了卖糕点和甜饮的,声音都还不错。
前段日子她在病中,故而也没往这上头想,待过完年开了春,她就该张罗起来了。
“不瞒二郎,我正有此意。只等天气暖和些,便可出门去寻一间这附近的铺子。”
杨筠听后,当即连声附和:“阿娘一个人在宫外,有些事做,也可解解闷。”
宋珩对此亦持赞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