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为读书郎的,需要强大的毅力和恒心,这两样他都没有,所以自然不会仗着自己年纪大多认识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在读书方面也很厉害。

自知之明这东西,萧宴宁有。

一些大臣跟着皇帝的话脸上也出现了痛心疾首的表情。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一遭登榜,天下皆知。

对于有些人来说,科举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事,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科举是改变命运之事。

科举本身没有错,错的是那些别有心思的人。

说来,把这事闹这么大的是文安伯最小的侄子刘印。

因为族中堂姐成了慎王妃,稍微运作一下,刘印就有了去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主要刘印也不是个狗屁不懂的废材,平时读书也还行,就是被家里的老人家宠得性格上有些跋扈,比较喜欢恃强凌弱。

这次会试,为了避嫌,刘印还回了祖籍参加科考。

刘印的会试成绩的确比往日好了不少,但也没有特别夸张,让人一眼看出来是假的。

很多认识他的人还以为是文安伯给他找了大儒偷偷讲解,所以他开窍了,没想到竟然是舞弊。